[1] |
叶榆, 程超, 蒋裕强, 易娟子, 邓虹兵, 李曦, 谷一凡, 陈雁.
川东飞仙关组鲕粒滩岩性识别及其分布特征
. 沉积学报,
2024, 42(3): 1032-1046.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2.089
|
[2] |
郭芪恒, 金振奎, 史书婷, 刘元博, 王金艺.
鲕粒成因研究进展
. 沉积学报,
2023, 41(4): 959-967.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2.010
|
[3] |
李飞, 易楚恒, 李红, 王夏, 李杨凡, 李怡霖, 曾伟, 王曾俊.
微生物成因鲕粒研究进展
. 沉积学报,
2022, 40(2): 319-334.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1.137
|
[4] |
田兴旺, 杨岱林, 钟佳倚, 孙奕婷, 王云龙, 杨雨, 文龙, 张玺华, 彭瀚霖, 何家欢, 蒲治锦, 马奎.
基于CT成像技术的白云岩储层微观表征
. 沉积学报,
2021, 39(5): 1264-1274.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0.055
|
[5] |
古强, 邢凤存, 钱红杉, 孙汉骁.
川东北飞仙关组鲕粒特征与水动力相关性研究
. 沉积学报,
2021, 39(6): 1371-1386.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1.059
|
[6] |
余晶洁, 宋金民, 刘树根, 杨迪, 王瀚, 赵聪, 邓双林, 何宇, 李立基.
川东北地区下寒武统龙王庙组白云岩成因分析
. 沉积学报,
2020, 38(6): 1284-1295.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19.108
|
[7] |
蒋裕强, 何沅翰, 邢凤存, 谷一凡, 蒋婵.
下三叠统鲕粒灰岩中微生物矿化组构特征及意义——以川东北地区飞仙关组为例
. 沉积学报,
2019, 37(2): 268-277.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18.132
|
[8] |
.
太原西山七里沟剖面本溪组铁质鲕粒成因探讨
. 沉积学报,
2013, 31(3): 396-403.
|
[9] |
.
鲕粒成因研究的新进展
. 沉积学报,
2012, 30(1): 20-32.
|
[10] |
.
川东北地区普光2井飞仙关组储层沥青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分析
. 沉积学报,
2012, 30(2): 375-384.
|
[11] |
陈 梅.
C、O同位素在川东北碳酸盐岩储层研究中的应用
. 沉积学报,
2011, 29(2): 217-225.
|
[12] |
马 锋.
世界白云岩油气田勘探综述
. 沉积学报,
2011, 29(5): 1010-1022.
|
[13] |
邵龙义.
塔里木盆地东部寒武系白云岩储层及相控特征
. 沉积学报,
2010, 28(5): 953-961.
|
[14] |
郑荣才.
川东北地区飞仙关组层序—岩相古地理特征和鲕滩预测
. 沉积学报,
2009, 27(1): 1-8.
|
[15] |
王一.
川东北下三叠统飞仙关组白云岩的地球化学特征
. 沉积学报,
2009, 27(6): 1043-1049.
|
[16] |
张天付.
鲕粒灰岩的溶解动力学特征和微观形貌的发育演化
. 沉积学报,
2009, 27(6): 1033-1042.
|
[17] |
赵雪凤.
川东北普光地区与塔中地区深部礁滩体优质储层的对比研究
. 沉积学报,
2009, 27(3): 390-404.
|
[18] |
蒲仁海, 卿海若, Mark Anthony Urban.
Midale油田奥陶系白云岩储层格架与油藏特征
. 沉积学报,
2004, 22(2): 234-243.
|
[19] |
David C.Kopaska-Merkel, 赖志云.
美国得克萨斯古生界和中生界鲕粒的微孔隙度
. 沉积学报,
1991, 9(4): 27-33.
|
[20] |
王英华, 杨承运, 张秀莲.
鲕粒的结构变化与成岩作用性质和强度的关系
. 沉积学报,
1983, 1(2): 73-8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