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白毛伟, 谢小平, 陈芝聪, 叶卉, 徐文阳, 江若辰, 李冰, 李佳丽.
龙门山北东段山前涪江第四纪冲洪积扇地貌演化及其构造响应
. 沉积学报,
2017, 35(1): 85-92.
doi: 10.14027/j.cnki.cjxb.2017.01.009
|
[2] |
郑有伟, 王亚东, 郭建明, 刘兴旺, 赵光亮, 苏龙, 郑建京.
准噶尔盆地东南缘侏罗系重矿物演化特征及对博格达山隆升的响应
. 沉积学报,
2016, 34(6): 1147-1154.
doi: 10.14027/j.cnki.cjxb.2016.06.012
|
[3] |
马丽芳, 鲍晶, 应红, 胡春华, 钟思锐, 杨淑芬, 宋春晖, 孟庆泉.
祁连山北缘酒西盆地新生代沉积通量变化对周缘山体构造隆升—风化剥蚀历史的响应
. 沉积学报,
2016, 34(1): 49-57.
doi: 10.14027/j.cnki.cjxb.2016.01.004
|
[4] |
.
库车前陆盆地三叠系—新近系重矿物组合特征与盆山构造演化关系
. 沉积学报,
2014, 32(1): 68-77.
|
[5] |
.
秦岭造山带与鄂尔多斯盆地印支期构造事件年代学对比
. 沉积学报,
2013, 31(6): 939-953.
|
[6] |
陈洪德.
龙门山造山带晚三叠世构造隆升的分段性及层序充填响应
. 沉积学报,
2011, 29(4): 622-630.
|
[7] |
郑荣才.
龙门山甘溪组谢家湾段混积相和混积层序地层学特征
. 沉积学报,
2010, 28(1): 33-41.
|
[8] |
徐耀明.
西昆仑山前陆盆地粘土矿物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 沉积学报,
2010, 28(4): 659-670.
|
[9] |
孙国智.
新疆博格达山隆升时间初步分析
. 沉积学报,
2009, 27(3): 487-493.
|
[10] |
陈守建.
昆仑造山带早—中泥盆世沉积特征及盆地性质探讨
. 沉积学报,
2008, 26(4): 541-551.
|
[11] |
李 勇.
青藏高原东缘龙门山晚新生代走滑挤压作用的沉积响应
. 沉积学报,
2006, 24(2): 153-164.
|
[12] |
.
盆山耦合关系的讨论——以洞庭盆地与周边造山带为例
. 沉积学报,
2006, 24(05): 657-665.
|
[13] |
戴传瑞, 张廷山, 郑华平, 叶舟, 梁兴, 姜照勇, 黄世伟, 胡清雄.
盆山耦合关系的讨论——以洞庭盆地与周边造山带为例
. 沉积学报,
2006, (5): 657-665.
|
[14] |
郑洪波, Kutherine Butcher, Chris Powell.
新疆叶城晚新生代山前盆地演化与青藏高原北缘的隆升——Ⅱ沉积相与沉积盆地演化
. 沉积学报,
2003, 21(1): 46-51.
|
[15] |
王清晨, 李忠.
盆山耦合与沉积盆地成因
. 沉积学报,
2003, 21(1): 24-30.
|
[16] |
方维萱, 张国伟, 胡瑞忠, 刘方杰.
秦岭造山带泥盆系热水沉积岩相应用研究及实例
. 沉积学报,
2001, 19(1): 48-54.
|
[17] |
徐政语, 林舸, 刘池阳, 马晓昌, 侯路.
昌图凹陷白垩纪沉积环境对燕辽造山带隆升过程的指示
. 沉积学报,
2001, 19(4): 506-511.
|
[18] |
郑荣才, 刘文均, 李祥辉, 王洪峰, 陈源仁.
龙门山平驿铺组沉积体系及旋回层序研究①
. 沉积学报,
1997, 15(3): 1-7.
|
[19] |
陶明信.
吐-哈盆地大地构造环境分析──兼论大陆板内盆地与造山带的成因关系
. 沉积学报,
1994, 12(4): 40-50.
|
[20] |
金若谷.
四川龙门山北段晚二叠世晚期沉积环境及沉积模式
. 沉积学报,
1987, 5(4): 78-8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