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王兆夺, 黄春长, 周亚利, 陈莹璐, 尚瑞清, 查小春, 庞奖励.
淮河支流汝河全新世古洪水沉积序列粒度指示的地表过程
. 沉积学报,
2024, 42(4): 1268-1278.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2.130
|
[2] |
张威, 马瑞丰, 刘亮, 杨蝉玉, 刘畅, 柴乐.
辽东半岛全新世沉积物记录的古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 沉积学报,
2022, 40(5): 1355-1366.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1.009
|
[3] |
刘庚, 韩喜彬, 陈燕萍, 胡邦琦, 易亮.
南黄海沉积物磁性特征及其对物源变化的指示
. 沉积学报,
2021, 39(2): 383-394.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0.017
|
[4] |
张文静, 李志忠, 靳建辉, 郑斐, 李志星, 徐晓琳, 程延.
海南岛东北海岸风沙沉积的光释光年代学意义
. 沉积学报,
2021, 39(4): 995-1003.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0.033
|
[5] |
薛红盼, 曾方明.
青海湖东岸全新世风成沉积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古气候意义
. 沉积学报,
2021, 39(5): 1198-1207.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0.066
|
[6] |
王兆夺, 黄春长, 庞奖励, 刘安娜, 周亚利, 查小春.
甘肃庄浪全新世黄土土壤物源分析及古气候恢复重建
. 沉积学报,
2020, 38(4): 781-789.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19.077
|
[7] |
王玥铭, 窦衍光, 李军, 徐景平, 蔡峰, 温珍河, 赵京涛, 陈晓辉.
16 ka以来冲绳海槽中南部沉积物物源演化及其对古气候的响应
. 沉积学报,
2018, 36(6): 1157-1168.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18.102
|
[8] |
白雪莘, 张卫国, 董艳, 潘大东, 王张华, 孙千里, 陈静, 陈中原, 刘晋嫣.
长江三角洲全新世地层中潮滩沉积磁性特征及其古环境意义
. 沉积学报,
2016, 34(6): 1165-1175.
doi: 10.14027/j.cnki.cjxb.2016.06.014
|
[9] |
.
全新世以来巴里坤湖面积变化及气候环境记录
. 沉积学报,
2014, 32(1): 93-100.
|
[10] |
曹广超.
11.5kaBP以来尕海沉积物氧化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环境意义
. 沉积学报,
2009, 27(2): 360-366.
|
[11] |
薛积彬.
干旱区湖泊沉积物粒度组分记录的区域沙尘活动历史: 以新疆巴里坤湖为例
. 沉积学报,
2008, 26(4): 647-654.
|
[12] |
.
黄河三角洲滨海区沉积物的分异特征与规律
. 沉积学报,
2006, 24(05): 714-721.
|
[13] |
彭晓彤, 周怀阳, 叶瑛, 陈光谦.
珠江河口沉积物粒度特征及其对底层水动力环境的指示
. 沉积学报,
2004, 22(3): 487-493.
|
[14] |
曹红霞, 张云翔, 岳乐平, 王煜.
毛乌素沙地全新世地层粒度组成特征及古气候意义
. 沉积学报,
2003, 21(3): 482-486.
|
[15] |
薛春汀.
关于江苏建湖庆丰剖面全新世沉积环境与海面变化关系的讨论
. 沉积学报,
2002, 20(1): 174-177.
|
[16] |
孙广友, 罗新正, R.E.Turner.
青藏东北部若尔盖高原全新世泥炭沉积年代学研究
. 沉积学报,
2001, 19(2): 177-181,206.
|
[17] |
陈敬安, 万国江, 徐经意.
洱海沉积物粒度记录与气候干湿变迁
. 沉积学报,
2000, 18(3): 341-345.
|
[18] |
杨守业, 李从先, 张家强.
苏北滨海平原全新世沉积物物源研究——元素地球化学与重矿物方法比较
. 沉积学报,
1999, 17(3): 458-463.
|
[19] |
秦作栋, 冯起.
塔克拉玛干沙漠北部平原区全新世沉积与气候变化的关系——以肖塘剖面为例
. 沉积学报,
1997, 15(1): 168-171.
|
[20] |
孙和平, 李从先, 业治铮.
广西南流江三角洲全新世沉积层序及沉积过程
. 沉积学报,
1987, 5(2): 133-14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