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李忠.
沉积盆地深层—超深层成岩动力学:若干研究进展与专属问题
. 沉积学报,
2023, 41(6): 1768-1780.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3.089
|
[2] |
徐起浩.
无明显压实的滨海相沉积孔隙度识别及其机理与意义
. 沉积学报,
2018, 36(6): 1091-1104.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18.097
|
[3] |
吴昕, 吴冲龙, 毛小平, 张继吟.
吉尔嘎郎图凹陷赛汉塔拉组沉积特征与超厚煤层异地成因分析
. 沉积学报,
2016, 34(6): 1155-1164.
doi: 10.14027/j.cnki.cjxb.2016.06.013
|
[4] |
刘若冰.
超压对川东南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储层影响分析
. 沉积学报,
2015, 33(4): 817-827.
doi: 10.14027/j.cnki.cjxb.2015.04.020
|
[5] |
夏鹏, 孟宪伟, 丰爱平, 李珍, 杨刚.
压实作用下广西典型红树林区沉积速率及海平面上升对红树林迁移效应的制衡
. 沉积学报,
2015, 33(3): 551-560.
doi: 10.14027/j.cnki.cjxb.2015.03.013
|
[6] |
.
黄河银川平原段河床沉积速率变化特征
. 沉积学报,
2012, 30(3): 565-571.
|
[7] |
万念明.
东营凹陷民丰洼陷北带沙四段深层超压封存箱与油气成藏
. 沉积学报,
2010, 28(2): 395-400.
|
[8] |
宋子齐.
利用单渗砂层能量厚度研究有利沉积微相及其含油有利区的方法
. 沉积学报,
2008, 26(3): 452-458.
|
[9] |
彭守涛, 宋海明.
库车坳陷北部白垩系沉积速率分析
. 沉积学报,
2006, (5): 641-649.
|
[10] |
.
库车坳陷北部白垩系沉积速率分析
. 沉积学报,
2006, 24(05): 641-649.
|
[11] |
.
东营凹陷流体超压封存箱与油气运聚
. 沉积学报,
2006, 24(4): 607-615.
|
[12] |
.
超压背景下粘土矿物转化的化学动力学模型及应用
. 沉积学报,
2006, 24(4): 461-467.
|
[13] |
孟元林, 刘德来, 贺如, 王志国, 张文才, 殷秀兰, 李军.
歧北凹陷沙二段超压背景下的成岩场分析与储层孔隙度预测
. 沉积学报,
2005, 23(3): 389-396.
|
[14] |
钟广法, 周祖翼, 耿建华.
有效厚度拟合定量恢复原始地层超覆点位置
. 沉积学报,
2003, 21(4): 615-619.
|
[15] |
章伟艳, 张富元, 陈荣华, 张霄宇.
南海深水区晚更新世以来沉积速率、沉积通量与物质组成
. 沉积学报,
2002, 20(4): 668-674.
|
[16] |
陈增智, 柳广弟, 郝石生.
修正的镜质体反射率剥蚀厚度恢复方法
. 沉积学报,
1999, 17(1): 141-144.
|
[17] |
李京昌, 金之钧.
塔里木盆地沉积剥蚀过程与油气关系
. 沉积学报,
1998, 16(1): 81-86.
|
[18] |
潘少明, 王雪瑜, John N.Smith.
海南岛洋浦港现代沉积速率
. 沉积学报,
1994, 12(2): 86-93.
|
[19] |
孙建中, 李虎侯.
马兰黄土沉积速率及其地质意义
. 沉积学报,
1989, 7(1): 109-116.
|
[20] |
郝石生, 贺志勇, 高耀斌, 张有成.
恢复地层剥蚀厚度的最优化方法
. 沉积学报,
1988, 6(4): 93-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