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赵俊威, 王恒.
海相砂质滩坝沉积构型及表征研究进展综述
. 沉积学报,
2023, (): -.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3.108
|
[2] |
董玉文, 桂志先, 欧荣生, 陈旭, 宋昊, 柯钦, 董孟玲.
南亚S区块滨岸砂坝储层描述及内幕差异性研究
. 沉积学报,
2022, 40(3): 838-848.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0.096
|
[3] |
商晓飞, 郭颖, 侯加根, 段太忠, 赵磊.
湖泊滨岸砂坝内部结构特征剖析及其地质意义——以峡山湖现代砂坝沉积为例
. 沉积学报,
2018, 36(5): 877-889.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18.067
|
[4] |
伊硕, 黄文辉, 金振奎, 高白水.
滨里海盆地东缘石炭系KT-II层碳酸盐岩微相特征与沉积环境研究——以扎纳若尔地区为例
. 沉积学报,
2017, 35(1): 139-150.
doi: 10.14027/j.cnki.cjxb.2017.01.014
|
[5] |
岳亮, 刘自亮.
冲积扇沉积向滨岸沉积的转变——以华北克拉通南缘中元古界兵马沟组为例
. 沉积学报,
2017, 35(4): 752-762.
doi: 10.14027/j.cnki.cjxb.2017.04.009
|
[6] |
王海邻, 王长征, 宋慧波, 胡斌.
杭州湾庵东滨岸潮间带现代沉积物中的生物遗迹特征
. 沉积学报,
2017, 35(4): 714-729.
doi: 10.14027/j.cnki.cjxb.2017.04.006
|
[7] |
伏美燕, 李娜, 黄茜, 刘磊.
滨岸-浅海混合沉积对海平面与气候变化的响应——以塔里木盆地巴麦地区石炭系为例
. 沉积学报,
2017, 35(6): 1110-1120.
doi: 10.14027/j.cnki.cjxb.2017.06.003
|
[8] |
.
南海北部白云凹陷早中新世东部沉积体系研究
. 沉积学报,
2012, 30(3): 461-468.
|
[9] |
张鑫.
惠民凹陷中央隆起带沙四上亚段滩坝与风暴岩组合沉积
. 沉积学报,
2009, 27(2): 246-253.
|
[10] |
.
海侵背景下风暴控制的滨岸—陆棚砂体研究——以塔中志留系下沥青砂岩段为例
. 沉积学报,
2006, 24(4): 468-475.
|
[11] |
张喜林.
苏北盆地高邮凹陷古近系戴南组滨浅湖沉积中的遗迹化石
. 沉积学报,
2006, 24(1): 81-89.
|
[12] |
梁华英, 王秀璋, 程景平.
粤北大沟谷热水沉积钠长石岩岩石化学及稀土元素
. 沉积学报,
2001, 19(3): 415-420.
|
[13] |
宋春晖, 王新民, 师永民, 晁吉俊, 武安斌.
青海湖现代滨岸沉积微相及其特征
. 沉积学报,
1999, 17(1): 51-57.
|
[14] |
朱筱敏, 信荃麟, 张晋仁.
断陷湖盆滩坝储集体沉积特征及沉积模式
. 沉积学报,
1994, 12(2): 20-28.
|
[15] |
孟庆任, 胡健民.
一个由潮汐和风暴影响的滨岸和内陆棚沉积序列——豫西前寒武纪汝阳群
. 沉积学报,
1992, 10(1): 57-67.
|
[16] |
李从先, 陈刚, 王平.
我国沿岸晚第四纪砂坝-泻湖体系的沉积模式
. 沉积学报,
1991, 9(4): 12-19.
|
[17] |
符文侠.
第四纪以来辽东湾滨岸沉积特征与沉积环境的演变
. 沉积学报,
1989, 7(1): 127-134.
|
[18] |
张国栋, 王益友, 朱静昌, 颜建平.
现代滨岸风暴沉积——以舟山普陀岛、朱家尖岛为例
. 沉积学报,
1987, 5(2): 16-28.
|
[19] |
崔之久.
初探沟谷泥石流及其扇形地的沉积类型、宏观特征与形成机制
. 沉积学报,
1986, 4(2): 69-80.
|
[20] |
孟祥化, 乔秀夫, 葛铭.
华北古浅海碳酸盐风暴沉积和丁家滩相序模式
. 沉积学报,
1986, 4(2): 1-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