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陈治军, 王文慧, 刘金丰, 白晓寅, 王小多, 李科社, 李子梁.
银额盆地哈日凹陷多类型油气藏共生特征及其成藏机理
. 沉积学报,
2022, 40(2): 557-572.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0.136
|
[2] |
姚悦, 周江羽, 雷振宇, 刘浩冉.
西沙海槽盆地强限制性中央峡谷水道地震相与内部结构的分段特征
. 沉积学报,
2018, 36(4): 787-795.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18.048
|
[3] |
高岗, 向宝力, 李涛涛, 任江玲, 孔玉华.
吉木萨尔凹陷芦草沟组致密油系统的成藏特殊性
. 沉积学报,
2017, 35(4): 824-833.
doi: 10.14027/j.cnki.cjxb.2017.04.016
|
[4] |
.
塔里木盆地二叠纪火山—岩浆活动对古生界生储条件的影响——以塔中47井区为例
. 沉积学报,
2014, 32(1): 148-158.
|
[5] |
.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8油层组石油成藏机理及成藏模式
. 沉积学报,
2013, 31(04): 683-692.
|
[6] |
.
贝尔凹陷油成藏要素空间匹配关系及对油成藏的控制作用
. 沉积学报,
2012, 30(6): 1149-1155.
|
[7] |
.
中国西部叠合盆地油气多期成藏模式及勘探有效性
. 沉积学报,
2012, 30(1): 166-178.
|
[8] |
刚文哲.
高邮凹陷真武油田成藏期与动态成藏过程分析
. 沉积学报,
2011, 29(3): 580-586.
|
[9] |
陈振岩.
主成盆期火山岩与油气成藏关系探讨
. 沉积学报,
2011, 29(4): 798-808.
|
[10] |
唐 勇.
准噶尔盆地腹部缓坡型岩性地层油气藏成藏控制因素分析
. 沉积学报,
2009, 27(3): 567-573.
|
[11] |
王志勇.
吐哈盆地二叠系稠油成因、成藏研究
. 沉积学报,
2007, 25(5): 787-794.
|
[12] |
张英利, 赵长毅, 朱炎铭.
华北地区上古生界二次生烃及成藏条件特征
. 沉积学报,
2006, (5): 747-755.
|
[13] |
.
华北地区上古生界二次生烃及成藏条件特征
. 沉积学报,
2006, 24(05): 747-755.
|
[14] |
史建南, 郝芳, 姜建群.
大民屯凹陷高蜡油成藏机理研究
. 沉积学报,
2005, 23(3): 548-553.
|
[15] |
张林晔, 刘庆, 张春荣, 王茹, 孔祥星, 李政.
陆相断陷盆地成烃与成藏组合关系研究——以胜坨油田为例
. 沉积学报,
2004, 22(S1): 8-14.
|
[16] |
赵靖舟, 戴金星.
库车油气系统油气成藏期与成藏史
. 沉积学报,
2002, 20(2): 314-319.
|
[17] |
付广, 薛永超, 付晓飞.
大庆长垣以东地区深层天然气成藏的控制因素及成藏模式
. 沉积学报,
2001, 19(4): 617-621,636.
|
[18] |
李荣西, 金奎励, 周雯雯, 杨建业.
渤中坳陷油气包裹体与油气成藏
. 沉积学报,
2001, 19(4): 605-610.
|
[19] |
肖中尧, 张水昌, 赵孟军, 曾强.
简析塔中北斜坡A井志留系油气藏成藏期
. 沉积学报,
1997, 15(2): 150-154.
|
[20] |
肖贤明, 刘德汉, 傅家谟.
我国聚煤盆地煤系烃源岩生烃评价与成烃模式
. 沉积学报,
1996, 14(S1): 10-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