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刘传兵, 丁召静, 周定通, 梅璟, 刘天, 张婕, 赵健楠, 王节涛.
柴达木盆地脊状地貌沉积中砾石形态及其古环境意义
. 沉积学报,
2024, (): -.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4.007
|
[2] |
易定红.
柴达木盆地台南地区第四系七个泉组滩坝砂体粒度特征及水动力条件
. 沉积学报,
2023, (): -.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3.114
|
[3] |
陈琰, 夏晓敏, 赵健, 崔俊, 乔柏瀚, 赵东升, 高红灿, 王义, 谭莉.
柴达木盆地西部地区新近系藻灰岩沉积特征及形成机制
. 沉积学报,
2022, 40(5): 1323-1334.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1.056
|
[4] |
吴超, 郑祥民, 王辉, 周立旻, 钱鹏.
长江三角洲第一硬质黏土层粒度多元统计分析及沉积环境判别
. 沉积学报,
2019, 37(1): 115-123.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18.100
|
[5] |
李富强, 高红山, 张连科, 李宗盟, 庞红丽, 潘保田.
基于粒度参数特征对黄河后套平原段岩芯沉积环境的分析
. 沉积学报,
2019, 37(6): 1234-1243.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19.004
|
[6] |
杨永恒, 孙国强, 王晔桐, 朱文军, 秦彩虹, 管斌.
柴达木盆地北缘平台地区路乐河组沉积环境与成岩流体特征
. 沉积学报,
2019, 37(6): 1258-1268.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19.008
|
[7] |
包建平, 王志峰, 朱翠山, 汪立群, 陈琰, 周飞.
柴达木盆地东坪地区一类新的原油及其地球化学特征
. 沉积学报,
2018, 36(4): 829-841.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18.074
|
[8] |
李俊武, 代廷勇, 李凤杰, 杨承锦, 杨豫川.
柴达木盆地鄂博梁地区古近系沉积物源方向分析
. 沉积学报,
2015, 33(4): 649-658.
doi: 10.14027/j.cnki.cjxb.2015.04.003
|
[9] |
.
汕头近岸海域表层沉积物粒度特征及其输运趋势
. 沉积学报,
2014, 32(2): 314-324.
|
[10] |
.
青藏高原北部新生代构造演化在柴达木盆地中的沉积记录
. 沉积学报,
2013, 31(05): 824-833.
|
[11] |
.
柴达木盆地东北缘中新统遗迹化石组合及其沉积环境
. 沉积学报,
2013, 31(3): 413-420.
|
[12] |
.
柴达木盆地北缘下干柴沟组下段湖相混合沉积发育特征及其对储层的影响
. 沉积学报,
2013, 31(04): 724-729.
|
[13] |
吕宝凤.
柴达木盆地新生代沉积转移及其动力学意义
. 沉积学报,
2008, 26(4): 552-558.
|
[14] |
田晓四.
长江三峡库区中坝遗址地层洪水沉积粒度特征及其沉积环境
. 沉积学报,
2007, 25(2): 261-266.
|
[15] |
蒋庆丰 刘兴起 沈 吉.
乌伦古湖沉积物粒度特征及其古气候环境意义
. 沉积学报,
2006, 24(06): 877-882.
|
[16] |
郑国璋, 岳乐平, 何军锋, 王建新, 张玉玲.
疏勒河下游安西古沼泽全新世沉积物粒度特征及其古气候环境意义
. 沉积学报,
2006, (5): 733-739.
|
[17] |
.
疏勒河下游安西古沼泽全新世沉积物粒度特征及其古气候环境意义
. 沉积学报,
2006, 24(05): 733-739.
|
[18] |
徐树建, 潘保田, 李琼, 高红山, 王均平, 胡春生.
陇西盆地末次冰期黄土粒度特征及其环境意义
. 沉积学报,
2005, 23(4): 702-708.
|
[19] |
孙岩, 沈安江, 徐洋, 林年添.
柴达木盆地跃进地区下干柴沟组上段藻丘灰岩储层特征
. 沉积学报,
2002, 20(1): 61-69.
|
[20] |
于会娟, 妥进才, 刘洛夫, 陈践发, 赵磊.
柴达木盆地东部地区侏罗系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及生烃潜力评价
. 沉积学报,
2000, 18(1): 133-1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