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周敏, 李祥辉, 王旌羽.
四川盆地东北部中—晚侏罗世沉积环境与古气候
. 沉积学报,
2024, 42(3): 1003-1015.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2.079
|
[2] |
李相博, 朱如凯, 惠潇, 苏明军, 邱振, 黄军平, 张艳, 王菁, 刘化清, 李士祥, 李树同, 杨占龙, 郭精义.
晚三叠世卡尼期梅雨事件(CPE)在陆相盆地中的沉积学响应
. 沉积学报,
2023, 41(2): 511-526.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2.008
|
[3] |
谢巍, 李一凡, 刘旺威.
塔里木盆地东北缘下寒武统泥页岩古气候与物源背景研究
. 沉积学报,
2023, 41(4): 1240-1256.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1.159
|
[4] |
吴劲宣, 夏国清, 陈云, 徐为鹏, 伊海生.
西藏伦坡拉盆地渐新世——中新世之交黏土矿物特征及其古气候意义
. 沉积学报,
2022, 40(5): 1265-1279.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1.032
|
[5] |
冯轩, 吴永华, 杨宝菊, 单新, 刘季花.
冲绳海槽西南端1.3ka以来异重流沉积记录及其古气候响应
. 沉积学报,
2021, 39(3): 739-750.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0.018
|
[6] |
陈留勤, 李鹏程, 郭福生, 刘鑫, 李馨敏.
粤北丹霞盆地晚白垩世丹霞组沉积相及古气候意义
. 沉积学报,
2019, 37(1): 17-29.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18.118
|
[7] |
陈留勤, 刘鑫, 李鹏程.
古土壤:沉积环境和古气候变化的灵敏指针
. 沉积学报,
2018, 36(3): 510-520.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18.054
|
[8] |
王玥铭, 窦衍光, 李军, 徐景平, 蔡峰, 温珍河, 赵京涛, 陈晓辉.
16 ka以来冲绳海槽中南部沉积物物源演化及其对古气候的响应
. 沉积学报,
2018, 36(6): 1157-1168.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18.102
|
[9] |
伏美燕, 李娜, 黄茜, 刘磊.
滨岸-浅海混合沉积对海平面与气候变化的响应——以塔里木盆地巴麦地区石炭系为例
. 沉积学报,
2017, 35(6): 1110-1120.
doi: 10.14027/j.cnki.cjxb.2017.06.003
|
[10] |
王尹, 李祥辉, 周勇, 刘玲.
南雄盆地晚白垩世—古新世陆源沉积组份变化的古气候指示
. 沉积学报,
2015, 33(1): 116-123.
doi: 10.14027/j.cnki.cjxb.2015.01.012
|
[11] |
.
珠江口盆地番禺天然气区东南缘坡折带韩江组中段沉积层序与岩性地层圈闭研究
. 沉积学报,
2013, 31(6): 1081-1087.
|
[12] |
徐兆辉.
古气候恢复及其对沉积的控制作用——以四川盆地上三叠统须家河组为例
. 沉积学报,
2011, 29(2): 235-244.
|
[13] |
孟 昌.
塔里木盆地西北缘海相白垩系—古近系界线沉积物环境指标研究
. 沉积学报,
2011, 29(2): 245-254.
|
[14] |
纪友亮.
冀中坳陷古近系沉积层序特征及其沉积体系的演化
. 沉积学报,
2009, 27(1): 48-56.
|
[15] |
顾家裕, 张兴阳.
中国西部陆内前陆盆地沉积特征与层序格架
. 沉积学报,
2005, 23(2): 187-193.
|
[16] |
张廷山, 兰光志, S.Kershaw, 边立曾, 俞剑华.
四川盆地南北缘志留纪生物礁成岩作用及储层特征
. 沉积学报,
1999, 17(3): 374-382.
|
[17] |
陈建强, 李志明, 龚淑云, 李全国, 苏文博.
上扬子区志留纪层序地层特征
. 沉积学报,
1998, 16(3): 58-65.
|
[18] |
张廷山, 陈晓慧, 边立曾, 俞剑华, 兰光志, 万云.
大地构造对上扬子区志留纪生物礁分布及发育的控制
. 沉积学报,
1996, 14(4): 84-93.
|
[19] |
吉利明.
甘肃民和盆地早白垩世孢粉植物群的古气候环境和地理分区位置
. 沉积学报,
1994, 12(2): 133-142.
|
[20] |
费富安.
对苏北含油盆地下第三系古环境和古气候的探讨
. 沉积学报,
1988, 6(1): 21-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