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李友川, 李宏义, 兰蕾.
北部湾盆地流二段油页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
. 沉积学报,
2022, 40(3): 616-625.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1.015
|
[2] |
倪新锋.
塔里木盆地英买力—哈拉哈塘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岩溶型储层特征及成因
. 沉积学报,
2011, 29(3): 465-474.
|
[3] |
李建星.
吕梁山西麓红粘土和水成堆积物之间的关系
. 沉积学报,
2009, 27(3): 518-524.
|
[4] |
高军平.
柴西西岔沟新近系磁组构特征对环境变化的响应
. 沉积学报,
2009, 27(1): 128-136.
|
[5] |
王志勇.
吐哈盆地二叠系稠油成因、成藏研究
. 沉积学报,
2007, 25(5): 787-794.
|
[6] |
.
济阳坳陷古近纪软沉积变形层中的环状层理及成因
. 沉积学报,
2006, 24(05): 666-671.
|
[7] |
邱隆伟.
束鹿凹陷碳酸盐角砾岩的成因研究
. 沉积学报,
2006, 24(2): 202-209.
|
[8] |
弓虎军, 张云翔, 黄雷.
甘肃临夏盆地新近纪红粘土粒度组成的古环境意义①
. 沉积学报,
2005, 23(2): 260-267.
|
[9] |
邹才能, 王兆云, 徐冠军, 吴小洲, 孙效东, 王建伟.
松辽盆地西斜坡稠油特征及成因
. 沉积学报,
2004, 22(4): 700-706.
|
[10] |
段毅, 彭德华, 张晓宝, 周世新, 王智平, 张辉.
柴达木盆地原油碳同位素组成的主控因素与成因类型
. 沉积学报,
2003, 21(2): 355-359.
|
[11] |
董兆雄, 朱晓惠, 侯方浩, 方少仙, 吴诒.
一种特殊瘤状灰岩的成因研究
. 沉积学报,
2002, 20(1): 20-24.
|
[12] |
苗晓东, 孙有斌, 鹿化煜.
黄土高原晚上新世红粘土粒度的空间变化
. 沉积学报,
2001, 19(2): 182-185.
|
[13] |
夏燕青, 孟仟祥, 王红勇, 王春江, 杜丽.
芴系列化合物的成因
. 沉积学报,
1999, 17(4): 655-658.
|
[14] |
孙玉善, 杨帆.
再论东河砂岩孔隙成因──以塔中地区为例
. 沉积学报,
1999, 17(S1): 699-705.
|
[15] |
范代读, 张家强, 李从先.
苏北陆区潮成沙体的磁组构特征及沉积环境
. 沉积学报,
1999, 17(4): 601-607.
|
[16] |
鹿化煜, 安芷生.
黄土高原红粘土与黄土古土壤粒度特征对比——红粘土风成成因的新证据
. 沉积学报,
1999, 17(2): 226-232.
|
[17] |
张家强, 丛友滋, 李从先.
山东长山列岛黄土沉积磁组构特征及意义
. 沉积学报,
1997, 15(3): 141-144.
|
[18] |
张德玉.
马里亚纳海槽和西菲律宾海盆更新世以来沉积物中的粘土矿物
. 沉积学报,
1993, 11(1): 111-120.
|
[19] |
李孝泽, 闫满存, 周利平, 王贵勇.
安宁系的时代、成因类型和环境
. 沉积学报,
1990, 8(4): 130-137.
|
[20] |
刘长龄.
中国石炭纪铝土矿的地质特征与成因
. 沉积学报,
1988, 6(3): 1-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