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王凤, 曾蒙秀, 朱丽东, 朱诚, 尹敬文, 杨欢.
上山遗址区沉积过程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 沉积学报,
2021, 39(3): 723-738.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0.049
|
[2] |
胡京九, 张虎才, 常凤琴, 李婷, 蔡萌, 段立曾, 张龙吴, 张扬.
程海表层沉积物粒度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 沉积学报,
2020, 38(2): 340-348.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19.032
|
[3] |
乔大伟, 王红亮.
基于粒度小波变换分析的四川盐源盆地沉积特征及其对盆地形成演化的指示意义
. 沉积学报,
2019, 37(4): 713-722.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18.165
|
[4] |
黄鑫, 简星, 张巍, 洪东铭, 关平, 杜瑾雪, 张鹏飞.
碎屑石榴石地球化学物源分析与解释:粒度的影响
. 沉积学报,
2019, 37(3): 511-518.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18.161
|
[5] |
周建超, 吴敬禄, 曾海鳌.
新疆乌伦古湖沉积物粒度特征揭示的环境信息
. 沉积学报,
2017, 35(6): 1158-1165.
doi: 10.14027/j.cnki.cjxb.2017.06.007
|
[6] |
宗娴, 石学法, 葛晨东, 邹建军, Sergey Gorbarenko, 乔淑卿, 董智.
日本海百年来沉积速率及粒度指示意义
. 沉积学报,
2016, 34(3): 516-522.
doi: 10.14027/j.cnki.cjxb.2016.03.009
|
[7] |
吴汉, 常凤琴, 张虎才, 李华勇, 蒙红卫, 段立曾, 刘东升, 李楠, 朱梦姝.
泸沽湖表层沉积物粒度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 沉积学报,
2016, 34(4): 679-687.
doi: 10.14027/j.cnki.cjxb.2016.04.008
|
[8] |
付旭东, 王岩松.
中国沙漠物源研究:回顾与展望
. 沉积学报,
2015, 33(6): 1063-1073.
doi: 10.14027/j.cnki.cjxb.2015.06.001
|
[9] |
李东义, 徐勇航, 王爱军, 郑斌鑫, 李国刚.
福建安海湾表层沉积物粒度特征及其现代沉积过程分析
. 沉积学报,
2015, 33(4): 724-734.
doi: 10.14027/j.cnki.cjxb.2015.04.011
|
[10] |
.
乌梁素海湖泊沉积物粒度特征及其环境指示意义
. 沉积学报,
2013, 31(04): 646-652.
|
[11] |
舒强.
苏北盆地浅钻沉积物磁化率与粒度记录的末次冰消期以来的环境变化
. 沉积学报,
2009, 27(1): 111-117.
|
[12] |
朱正杰.
湖泊沉积物α-纤维素提取方法
. 沉积学报,
2009, 27(3): 525-528.
|
[13] |
谢 昕.
古环境研究中深海沉积物粒度测试的预处理方法
. 沉积学报,
2007, 25(5): 684-692.
|
[14] |
刘 红.
长江口表层沉积物粒度时空分布特征
. 沉积学报,
2007, 25(3): 445-455.
|
[15] |
舒 强.
苏北盆地XH1#钻孔沉积物磁化率与粒度组分相关性变化特征及其意义研究
. 沉积学报,
2006, 24(2): 276-281.
|
[16] |
汪 勇.
陕北红碱淖沉积物粒度特征所揭示的环境变化
. 沉积学报,
2006, 24(3): 349-355.
|
[17] |
瞿文川, 吴瑞金, 王苏民, 张振克.
近2600年来内蒙古居延海湖泊沉积物的色素含量及环境意义
. 沉积学报,
2000, 18(1): 13-17.
|
[18] |
刘晓东, 鹿化煜, 安芷生.
利用黄土沉积速率与粒度的相关性建立黄土序列年龄的新方法
. 沉积学报,
1999, 17(1): 145-148.
|
[19] |
叶玮.
顺直河道中沉积物的粒度及重矿物分布规律——室内大型水槽实验
. 沉积学报,
1998, 16(2): 134-138.
|
[20] |
魏文寿.
沙漠表层粒度与水热变化的环境效应分析──以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为例
. 沉积学报,
1998, 16(1): 152-15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