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马瑞丰, 张威, 刘亮.
大连西海岸低地沉积环境特征及其对气候环境指示意义
. 沉积学报,
2024, (): -.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4.051
|
[2] |
彭雲, 于谦, 万洁颖, 杜智运, 王黎, 王韫玮, 高抒.
江苏海岸中部近岸沉积物重力流输运过程
. 沉积学报,
2023, 41(6): 1755-1767.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3.091
|
[3] |
高远, CarrollAlan R., 王成善.
异整合面——古环境剧变的地层记录
. 沉积学报,
2021, 39(1): 46-57.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0.128
|
[4] |
于革, 叶良涛, 廖梦娜.
晚更新世江苏海岸带沉积分布模拟研究
. 沉积学报,
2016, 34(4): 670-678.
doi: 10.14027/j.cnki.cjxb.2016.04.007
|
[5] |
赵秧秧, 高抒.
台风风暴潮影响下潮滩沉积动力模拟初探——以江苏如东海岸为例
. 沉积学报,
2015, 33(1): 79-90.
doi: 10.14027/j.cnki.cjxb.2015.01.008
|
[6] |
.
江苏中部淤泥质潮滩潮汐层理成因机理和风暴沉积判别标志
. 沉积学报,
2006, 24(4): 562-569.
|
[7] |
胡 平.
准噶尔盆地东部侏罗纪含煤岩系沉积环境及基准面旋回划分
. 沉积学报,
2006, 24(3): 378-386.
|
[8] |
李江涛, 李增学, 郭建斌, 余继峰.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分析中基准面变化的讨论
. 沉积学报,
2005, 23(2): 297-302.
|
[9] |
王爱军, 汪亚平, 杨旸.
江苏王港潮间带表层沉积物特征及输运趋势
. 沉积学报,
2004, 22(1): 124-129.
|
[10] |
王家豪, 姚光庆, 赵彦超.
浅水辫状河三角洲发育区短期基准面旋回划分及储层宏观特征分析
. 沉积学报,
2004, 22(1): 87-94.
|
[11] |
王颖, 朱大奎, 曹桂云.
潮滩沉积环境与岩相对比研究
. 沉积学报,
2003, 21(4): 539-546.
|
[12] |
薛春汀.
关于江苏建湖庆丰剖面全新世沉积环境与海面变化关系的讨论
. 沉积学报,
2002, 20(1): 174-177.
|
[13] |
彭军, 郑荣才, 陈景山, 蔡勋育, 韦景春.
百色盆地那读组短期基准面旋回层序分析
. 沉积学报,
2002, 20(2): 203-209.
|
[14] |
郑荣才, 尹世民, 彭军.
基准面旋回结构与叠加样式的沉积动力学分析
. 沉积学报,
2000, 18(3): 369-375.
|
[15] |
范代读, 张家强, 李从先.
苏北陆区潮成沙体的磁组构特征及沉积环境
. 沉积学报,
1999, 17(4): 601-607.
|
[16] |
王建, 沙润, 汪永进, 萧家仪, 周春林, 胡晓晓, 陈国祥, 黄夕川.
江苏中部粉砂淤泥质滩岸大剖面所揭示的滩岸发育过程与环境演变
. 沉积学报,
1997, 15(S1): 51-56.
|
[17] |
岳文浙, 业治铮, 姜月华.
江苏晚白垩世赤山组沉积环境
. 沉积学报,
1997, 15(S1): 1-7.
|
[18] |
王爱华.
不同形态锶钡比的沉积环境判别效果比较
. 沉积学报,
1996, 14(4): 168-173.
|
[19] |
傅启龙, 沙庆安.
昌黎海岸风成沙丘的形态与沉积构造特征及其成因初探
. 沉积学报,
1994, 12(1): 98-105.
|
[20] |
李凡.
白沙口海岸带沉积物的床面形态及层理构造
. 沉积学报,
1983, 1(3): 98-1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