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赵庆, 郑祥民, 周立旻, 王辉, 吕红华, 陈圆圆, 任少芳.
末次冰期东海嵊山岛黄土粒度端元分析及其环境意义
. 沉积学报,
2024, 42(2): 521-533.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2.085
|
[2] |
陈麦雨, 徐守余, 张立强, 王朝, 许紫菁.
动态图像法与镜下测量法粒度分布结果对比研究
. 沉积学报,
2019, 37(3): 502-510.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18.173
|
[3] |
程良清, 宋友桂, 李越, 张治平.
粒度端元模型在新疆黄土粉尘来源与古气候研究中的初步应用
. 沉积学报,
2018, 36(6): 1148-1156.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18.087
|
[4] |
杨巍, 薛莲花, 唐俊, 吕成福, 徐勇, 杨爽, 陈国俊.
页岩孔隙度测量实验方法分析与评价
. 沉积学报,
2015, 33(6): 1258-1264.
doi: 10.14027/j.cnki.cjxb.2015.06.018
|
[5] |
滕晓华, 张志高, 韩文霞, 方亚会, 叶程程.
塔里木盆地南缘黄土粒度特征及其环境意义
. 沉积学报,
2015, 33(5): 941-950.
doi: 10.14027/j.cnki.cjxb.2015.05.010
|
[6] |
赵艳雷, 庞奖励, 黄春长, 查小春, 乔晶.
郧县前坊村剖面黄土—古土壤序列风化成壤及古气候研究
. 沉积学报,
2014, 32(5): 840-845.
|
[7] |
陈立雷, 张媛媛, 贺行良, 张培玉, 朱志刚, 李小琳.
海洋沉积物有机碳和稳定氮同位素分析的前处理影响
. 沉积学报,
2014, 32(6): 1046-1051.
|
[8] |
.
激光粒度仪转速对河流砂质沉积物测量的影响
. 沉积学报,
2012, 30(3): 530-535.
|
[9] |
.
中亚昭苏黄土剖面粒度记录的末次冰期以来气候变化历史
. 沉积学报,
2011, 29(6): 1170-1179.
|
[10] |
张瑞虎.
不同前处理方法和测量时间对泥炭中无机矿物颗粒粒度的影响
. 沉积学报,
2011, 29(2): 374-380.
|
[11] |
殷志强.
中国北方部分地区黄土、沙漠沙、湖泊、河流细粒沉积物粒度多组分分布特征研究
. 沉积学报,
2009, 27(2): 343-351.
|
[12] |
张平.
稳定湖相沉积物和风成黄土粒度判别函数的建立及其意义
. 沉积学报,
2008, 26(3): 501-507.
|
[13] |
谢 昕.
古环境研究中深海沉积物粒度测试的预处理方法
. 沉积学报,
2007, 25(5): 684-692.
|
[14] |
徐树建, 潘保田, 李琼, 高红山, 王均平, 胡春生.
陇西盆地末次冰期黄土粒度特征及其环境意义
. 沉积学报,
2005, 23(4): 702-708.
|
[15] |
苗晓东, 孙有斌, 鹿化煜.
黄土高原晚上新世红粘土粒度的空间变化
. 沉积学报,
2001, 19(2): 182-185.
|
[16] |
孙东怀, 鹿化煜, David Rea, 孙有斌, 吴胜光.
中国黄土粒度的双峰分布及其古气候意义
. 沉积学报,
2000, 18(3): 327-335.
|
[17] |
鹿化煜, 安芷生.
黄土高原红粘土与黄土古土壤粒度特征对比——红粘土风成成因的新证据
. 沉积学报,
1999, 17(2): 226-232.
|
[18] |
刘晓东, 鹿化煜, 安芷生.
利用黄土沉积速率与粒度的相关性建立黄土序列年龄的新方法
. 沉积学报,
1999, 17(1): 145-148.
|
[19] |
丑晓伟, 傅碧宏.
TIMS图像处理中去相关扩展的解析及其应用
. 沉积学报,
1994, 12(3): 130-135.
|
[20] |
吴健君.
《T》文粒度计量方法及其资料的质疑和“杂基处理”的再讨论
. 沉积学报,
1990, 8(2): 135-1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