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搜索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活动古地理重建的实践与思考——以青藏特提斯为例

王成善

王成善. 活动古地理重建的实践与思考——以青藏特提斯为例[J]. 沉积学报, 2010, 28(5): 849-860.
引用本文: 王成善. 活动古地理重建的实践与思考——以青藏特提斯为例[J]. 沉积学报, 2010, 28(5): 849-860.
WANG Chengshan. On Paleogeographic Reonstruction: An Example forApplication in Tibetan Tethys[J]. Acta Sedimentologica Sinica, 2010, 28(5): 849-860.
Citation: WANG Chengshan. On Paleogeographic Reonstruction: An Example forApplication in Tibetan Tethys[J]. Acta Sedimentologica Sinica, 2010, 28(5): 849-860.

活动古地理重建的实践与思考——以青藏特提斯为例

详细信息
    通讯作者:

    王成善

On Paleogeographic Reonstruction: An Example forApplication in Tibetan Tethys

More Information
    Corresponding author: WANG Chengshan
  • 摘要: 由于石油工业的推动,特提斯构造域一直作为活动古地理重建的重点研究地区,并取得大量研究成果,直接推动了全球古地理研究工作的深入。近年来对位于该构造域东部的青藏高原地区进行了活动古地理重建的研究工作实践,其主要思路是:在古地理重建数据库和古地理重建模拟系统开发的基础上,依据古地磁学运动轨迹研究古大陆位置,结合古构造和古生物对青藏高原喜马拉雅(印度北缘)、拉萨、东和西羌塘地体的古大陆位置进行复位;利用深部地球物理、地表地质断裂证据,借助生物古地理资料,对古大陆和盆地的边界、规模予以限制;利用变形缩短率、构造平衡剖面恢复技术等对原型盆地进行复原;在沉积和生物环境识别划分基础上,编绘基于古大陆重建的岩相和生物古地理图;进一步通过沉积学、沉积地球化学、古生物有关方法和技术,对古海洋海水参数特征、海洋气候参数进行分析研究,探讨古地理和古构造格局控制下的古海洋、古气候条件与盆地、储集岩和烃源岩的形成环境。通过活动古地理重建的研究趋势分析和青藏特提斯的实践认为,古地理重建是现代地质科学的集成,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的研究不仅具有从过去走向未来,从固定走向活动,从古大陆再造到古地理重建,从示意性的小比例尺到大比例尺,以及模拟技术、信息技术、全球定位技术(GPS)等特点;而且具有从单一沉积学要素到古环境、古气候、古海洋等多种要素,可以表现地质历史中各种地质作用及其结果(如古构造和地貌、岩浆和变质作用与各种岩体的剥露)的优势。我们相信,活动古地理重建研究将会成为未来我国沉积地质学重点研究领域之一。
  • [1] 马贤成, 刘磊, 王志伟, 李丹, 陈洪德.  鄂尔多斯盆地西部太原组碎屑物质来源与古地理重建 . 沉积学报, 2025, (): -.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4.134
    [2] 刘龙宇, 崔晓庄, 陈风霖, 龙训荣, 马志鑫, 孙志明.  川西金口河新元古代辉绿岩的时代、成因及构造意义【“华南古大陆演化及其资源效应”专辑】 . 沉积学报, 2024, (): -.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4.111
    [3] 刘欣宇, 李永祥.  晚塞诺曼期东特提斯洋古海洋环境探析 . 沉积学报, 2021, 39(5): 1171-1184.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0.045
    [4] 林畅松.  构造活动盆地沉积层序形成过程模拟——以断陷和前陆盆地为例 . 沉积学报, 2010, 28(5): 868-874.
    [5] 方国庆, 刘德良, 冯江.  鄂尔多斯盆地早古生代波状构造及其古地理意义 . 沉积学报, 2000, 18(3): 445-448.
    [6] 程守田, 黄焱球, 付雪洪.  早中侏罗世大鄂尔多斯古地理重建与内陆拗陷的发育演化 . 沉积学报, 1997, 15(4): 43-49.
    [7] 陶明信.  吐-哈盆地大地构造环境分析──兼论大陆板内盆地与造山带的成因关系 . 沉积学报, 1994, 12(4): 40-50.
    [8] 方国庆, 张晓宝, 李育慈.  西秦岭海西—印支期裂陷活动及其与古特提斯的关系 . 沉积学报, 1994, 12(3): 76-81.
    [9] 王清晨.  秦岭复理石的古地理与板块运动 . 沉积学报, 1987, 5(3): 180-180.
    [10] 安延恺.  从历史大地构造学和地层学论岩相、古地理的研究 . 沉积学报, 1985, 3(1): 111-119.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2646
  • HTML全文浏览量:  67
  • PDF下载量:  903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1900-01-01
  • 修回日期:  1900-01-01
  • 刊出日期:  2010-10-10

目录

    活动古地理重建的实践与思考——以青藏特提斯为例

      通讯作者: 王成善

    摘要: 由于石油工业的推动,特提斯构造域一直作为活动古地理重建的重点研究地区,并取得大量研究成果,直接推动了全球古地理研究工作的深入。近年来对位于该构造域东部的青藏高原地区进行了活动古地理重建的研究工作实践,其主要思路是:在古地理重建数据库和古地理重建模拟系统开发的基础上,依据古地磁学运动轨迹研究古大陆位置,结合古构造和古生物对青藏高原喜马拉雅(印度北缘)、拉萨、东和西羌塘地体的古大陆位置进行复位;利用深部地球物理、地表地质断裂证据,借助生物古地理资料,对古大陆和盆地的边界、规模予以限制;利用变形缩短率、构造平衡剖面恢复技术等对原型盆地进行复原;在沉积和生物环境识别划分基础上,编绘基于古大陆重建的岩相和生物古地理图;进一步通过沉积学、沉积地球化学、古生物有关方法和技术,对古海洋海水参数特征、海洋气候参数进行分析研究,探讨古地理和古构造格局控制下的古海洋、古气候条件与盆地、储集岩和烃源岩的形成环境。通过活动古地理重建的研究趋势分析和青藏特提斯的实践认为,古地理重建是现代地质科学的集成,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的研究不仅具有从过去走向未来,从固定走向活动,从古大陆再造到古地理重建,从示意性的小比例尺到大比例尺,以及模拟技术、信息技术、全球定位技术(GPS)等特点;而且具有从单一沉积学要素到古环境、古气候、古海洋等多种要素,可以表现地质历史中各种地质作用及其结果(如古构造和地貌、岩浆和变质作用与各种岩体的剥露)的优势。我们相信,活动古地理重建研究将会成为未来我国沉积地质学重点研究领域之一。

    English Abstract

    王成善. 活动古地理重建的实践与思考——以青藏特提斯为例[J]. 沉积学报, 2010, 28(5): 849-860.
    引用本文: 王成善. 活动古地理重建的实践与思考——以青藏特提斯为例[J]. 沉积学报, 2010, 28(5): 849-860.
    WANG Chengshan. On Paleogeographic Reonstruction: An Example forApplication in Tibetan Tethys[J]. Acta Sedimentologica Sinica, 2010, 28(5): 849-860.
    Citation: WANG Chengshan. On Paleogeographic Reonstruction: An Example forApplication in Tibetan Tethys[J]. Acta Sedimentologica Sinica, 2010, 28(5): 849-860.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