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肖洪, 李美俊, 王铁冠, 冷筠滢.
中元古界沉积物中典型分子标志化合物及其地质意义
. 沉积学报,
2022, 40(2): 547-556.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1.145
|
[2] |
陈治军, 王志伟, 张少清, 高怡文, 韩长春, 李科社.
二连盆地宝勒根陶海凹陷烃源岩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与油源对比
. 沉积学报,
2020, 38(2): 451-462.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19.034
|
[3] |
王万春, 王晓锋, 郑建京, 王作栋.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奥陶系泥页岩与碳酸盐岩生物标志物特征对比
. 沉积学报,
2016, 34(2): 404-414.
doi: 10.14027/j.cnki.cjxb.2016.02.019
|
[4] |
张长青.
四川赤普铅、锌矿床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研究
. 沉积学报,
2010, 28(4): 832-848.
|
[5] |
周世新.
塔里木盆地深层碳酸盐岩中不同赋存形式芳烃化合物组成
. 沉积学报,
2008, 26(2): 330-339.
|
[6] |
包建平.
北部湾盆地不同凹陷原油生物标志物分布与组成特征
. 沉积学报,
2007, 25(4): 646-652.
|
[7] |
陈文彬.
北羌塘盆地布曲组烃源岩生物标志物特征及意义
. 沉积学报,
2007, 25(5): 808-814.
|
[8] |
刘全有, 刘文汇, 孟仟祥, 宋岩, 秦胜飞.
塔里木盆地侏罗系煤岩热模拟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研究
. 沉积学报,
2004, 22(4): 724-728.
|
[9] |
赵红静, 尹凡举, 张敏, 张春明, 梅博文.
利用芳烃化合物预测生物降解原油的粘度
. 沉积学报,
2002, 20(3): 515-518.
|
[10] |
汪双清, J.Rullktter, 王培荣.
绿河油页岩中的开链醇化合物
. 沉积学报,
2001, 19(3): 474-480.
|
[11] |
林金辉, 伊海生, 李勇, 王成善, 彭平安.
藏北高原双湖地区中侏罗统海相油页岩生物标志化合物分布特征及其意义
. 沉积学报,
2001, 19(2): 287-292.
|
[12] |
夏燕青, 孟仟祥, 王红勇, 王春江, 杜丽.
芴系列化合物的成因
. 沉积学报,
1999, 17(4): 655-658.
|
[13] |
张敏, 张俊.
塔里木盆地原油噻吩类化合物的组成特征及地球化学意义
. 沉积学报,
1999, 17(1): 120-126.
|
[14] |
刘洛夫.
塔里木盆地群4井原油吡咯类含氮化合物地球化学研究
. 沉积学报,
1997, 15(2): 184-187.
|
[15] |
许玩宏, 张忠英, 沈平, 孟仟祥.
贵州三都早奥陶世同高组下燕高页岩段的生物标志化合物
. 沉积学报,
1997, 15(3): 72-77.
|
[16] |
M. Schoell, B. R. T. Simoneit, 王铁冠.
广西百色盆地州景矿第三系褐煤有机地球化学与煤岩学研究 Ⅳ.单化合物碳稳定同位素推断生物标志物起源
. 沉积学报,
1995, 13(4): 73-81.
|
[17] |
妥进才, 邵宏舜, 黄杏珍.
柴达木盆地大柴旦盐湖现代沉积物中的生物标志化合物分布特征
. 沉积学报,
1993, 11(2): 118-123.
|
[18] |
王有孝, 孟仟祥, 范璞, 王春江, 李玉兰.
塔里木盆地古生界油苗的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
. 沉积学报,
1990, 8(4): 104-114.
|
[19] |
罗斌杰, 李新宇, 杨醒华, J.Collen, J.H.Johnston.
新西兰原油生物标记化合物的一般特征
. 沉积学报,
1989, 7(1): 29-37.
|
[20] |
范璞, 金大卫, 克列普尔.
不同沉积环境形成的原油中生物标记化合物(环烷烃)的特征
. 沉积学报,
1984, 2(3): 1-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