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陈俞超, 金鑫, 杜怡星, 张云望, 李滨兵, 时志强.
四川盆地须家河组诺利—瑞替期之交气候变迁及其驱动机制
. 沉积学报,
2024, 42(4): 1212-1228.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2.147
|
[2] |
王琴, 金鑫, 陈俞超, 张云望, 李滨兵, 杜怡星, 芦刚, 时志强.
川西北地区晚三叠世须家河组初始成煤期古气候重建与成煤机制
. 沉积学报,
2024, (): -.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4.064
|
[3] |
苏加亮, 林良彪, 余瑜, 王志康, 李晔寒.
川西新场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二、四段物源及储层特征差异对比研究
. 沉积学报,
2023, 41(5): 1451-1467.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2.142
|
[4] |
孙海涛, 钟大康, 王威, 王爱, 杨烁, 杜红权, 唐自成, 周志恒.
四川盆地马路背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致密砂岩储层成因分析
. 沉积学报,
2021, 39(5): 1057-1067.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0.121
|
[5] |
吴文斌, 陈留勤, 丁婷, 李文灏, 王宇佳.
广丰盆地晚白垩世周田组红层沉积特征及古气候意义
. 沉积学报,
2020, 38(3): 485-496.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19.074
|
[6] |
陈留勤, 李鹏程, 郭福生, 刘鑫, 李馨敏.
粤北丹霞盆地晚白垩世丹霞组沉积相及古气候意义
. 沉积学报,
2019, 37(1): 17-29.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18.118
|
[7] |
罗启后.
再论水进型三角洲——兼论四川盆地须家河组巨厚砂层成因
. 沉积学报,
2015, 33(5): 845-854.
doi: 10.14027/j.cnki.cjxb.2015.05.001
|
[8] |
金鑫, 时志强, 王艳艳, 段雄, 程明.
晚三叠世中卡尼期极端气候事件:研究进展及存在问题
. 沉积学报,
2015, 33(1): 105-115.
doi: 10.14027/j.cnki.cjxb.2015.01.011
|
[9] |
.
四川盆地蜀南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低孔低渗储层特征及形成机理
. 沉积学报,
2013, 31(1): 167-175.
|
[10] |
.
川西坳陷中段上三叠统须家河组二段原油裂解成因天然气发现及成藏模式初探
. 沉积学报,
2012, 30(2): 385-391.
|
[11] |
马德文.
川中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气田异常高压演化研究
. 沉积学报,
2011, 29(5): 953-961.
|
[12] |
曾德勇.
广元上寺剖面下三叠统飞仙关组风暴岩:巨型季风体制下的极端气候事件?
. 沉积学报,
2011, 29(3): 440-448.
|
[13] |
徐兆辉.
古气候恢复及其对沉积的控制作用——以四川盆地上三叠统须家河组为例
. 沉积学报,
2011, 29(2): 235-244.
|
[14] |
张响响.
四川盆地广安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四段低孔渗砂岩成岩相类型划分及半定量评价
. 沉积学报,
2010, 28(1): 50-57.
|
[15] |
李伟.
四川盆地上三叠统须家河组气藏类型与富集高产主控因素〖
. 沉积学报,
2010, 28(5): 1037-1045.
|
[16] |
胡斌.
豫西济源地区早三叠世和尚沟组湖相遗迹化石及遗迹组构
. 沉积学报,
2009, 27(4): 573-582.
|
[17] |
王 剑.
藏北北羌塘盆地晚三叠世古风化壳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意义
. 沉积学报,
2007, 25(4): 487-494.
|
[18] |
吉利明.
陇东三叠系延长组主要油源岩发育时期的古气候特征
. 沉积学报,
2006, 24(3): 426-431.
|
[19] |
王永栋, 江德昕, 谢小平.
陕西秃尾河晚三叠世孢粉植物群及其环境意义
. 沉积学报,
2003, 21(3): 434-440.
|
[20] |
杨逢清, 熊伟.
四川省壤塘县金木达晚三叠世深水沉积中的遗迹化石及沉积环境分析
. 沉积学报,
2000, 18(1): 73-7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