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钟怡江, 文华国, 陈洪德, 刘磊, 陈安清, 王兴龙, 王志伟, 白璇.
胞外聚合物在蓝细菌钙化过程中的作用及其地质意义
. 沉积学报,
2022, 40(1): 88-105.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0.102
|
[2] |
高抒.
沉积记录研究的现代过程视角
. 沉积学报,
2017, 35(5): 918-925.
doi: 10.14027/j.cnki.cjxb.2017.05.005
|
[3] |
.
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成矿过程中铁的地球化学行为——以新疆吐哈盆地十红滩铀矿床为例
. 沉积学报,
2013, 31(3): 461-467.
|
[4] |
于炳松.
油气储层埋藏成岩过程中的地球化学热力学
. 沉积学报,
2009, 27(5): 896-903.
|
[5] |
朱同兴.
西藏南部聂拉木地区侏罗纪—白垩纪盆—山转换过程中的沉积学响应
. 沉积学报,
2007, 25(2): 293-297.
|
[6] |
祖小京.
矿物在油气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 沉积学报,
2007, 25(2): 298-306.
|
[7] |
张善文.
成岩过程中的“耗水作用”及其石油地质意义
. 沉积学报,
2007, 25(5): 701-707.
|
[8] |
刘春莲, Franz T Fürsich, 白雁, 杨小强, 李国强.
三水盆地古近系湖相沉积岩的氧、碳同位素地球化学记录及其环境意义
. 沉积学报,
2004, 22(1): 36-40.
|
[9] |
姚书春, 李世杰.
巢湖富营养化过程的沉积记录
. 沉积学报,
2004, 22(2): 343-347.
|
[10] |
赵孟军, 潘文庆, 张水昌, 韩剑发.
成藏过程对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的控制作用
. 沉积学报,
2004, 22(4): 683-688.
|
[11] |
韩晓非, 张卫国, 陈满荣, 俞立中.
长江口潮滩植物对沉积物铁的地球化学循环及磁性特征的影响
. 沉积学报,
2003, 21(3): 495-499.
|
[12] |
陈满荣, 俞立中, 韩晓非.
环境磁学样品干燥过程中的磁性效应
. 沉积学报,
2001, 19(4): 630-636.
|
[13] |
王兴志, 穆曙光, 方少仙, 黄继祥, 侯方浩.
四川盆地西南部震旦系白云岩成岩过程中的孔隙演化
. 沉积学报,
2000, 18(4): 549-554.
|
[14] |
赵国连.
生物作用在二氧化硅聚集沉淀过程中的意义——以皖南浙西的硅岩为例
. 沉积学报,
1999, 17(1): 30-37.
|
[15] |
陆现彩, 胡文宣, 符琦, 张文兰, 周光甲, 洪志华, 陈致林.
利用碳酸盐矿物成分研究沉积-成岩过程中流体盐度演化──以东营凹陷沙四段低熟油烃源岩为例
. 沉积学报,
1998, 16(1): 120-125.
|
[16] |
王雅春, 庞雄奇, 卢双舫.
地史过程中煤岩显微组分含量的恢复及其意义
. 沉积学报,
1998, 16(4): 114-117.
|
[17] |
郑建京, 彭作林.
中国主要含油气盆地运动学过程与油气
. 沉积学报,
1995, 13(2): 160-168.
|
[18] |
万渝生, 厉子龙.
化学沉积过程中元素间线性关系的研究──以盐类沉积为例
. 沉积学报,
1995, 13(1): 117-125.
|
[19] |
蒋德和, 杨振强, 赵时久.
湘中地区中奥陶统沉积岩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
. 沉积学报,
1994, 12(1): 106-111.
|
[20] |
妥进才, 邵宏舜, 黄杏珍.
盐湖相生油岩中某些地球化学参数与沉积环境的关系
. 沉积学报,
1994, 12(3): 114-1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