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张军, 白玉彬, 闫新智, 赵靖舟, 徐宁.
鄂尔多斯盆地富县地区延长组长7段深水重力流沉积特征及油气勘探意义
. 沉积学报,
2024, (): -.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4.059
|
[2] |
郑庆华, 刘行军, 柳益群, 周鼎武, 杨开艳, 王贵文, 张洋洋, 陈朕, 刘亮.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7油层组碳酸质喷积岩初探
. 沉积学报,
2021, 39(5): 1222-1238.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0.075
|
[3] |
冉逸轩, 周翔.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延长组6段重力流沉积特征及其油气地质意义
. 沉积学报,
2020, 38(3): 571-579.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19.056
|
[4] |
尹泽, 刘自亮, 彭楠, 沈芳, 谭梦琪, 王玉冲, 梁雨晨, 王红伟.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上三叠统延长组沉积相特征研究
. 沉积学报,
2019, 37(1): 163-176.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18.156
|
[5] |
王成, 王万春, 王建丰, 樊海龙.
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烃源岩支链烷烃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 沉积学报,
2017, 35(4): 853-862.
doi: 10.14027/j.cnki.cjxb.2017.04.019
|
[6] |
李成成, 周世新, 李靖, 杨亚南, 付德亮, 马瑜, 李源遽.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延长组泥页岩孔隙特征及其控制因素
. 沉积学报,
2017, 35(2): 315-329.
doi: 10.14027/j.cnki.cjxb.2017.02.010
|
[7] |
王建强, 刘池洋, 李行, 吴桐桐, 吴经理.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延长组长7段凝灰岩形成时代、物质来源及其意义
. 沉积学报,
2017, 35(4): 691-704.
doi: 10.14027/j.cnki.cjxb.2017.04.004
|
[8] |
杨华, 傅强, 齐亚林, 周新平, 龚宁, 黄少雄.
鄂尔多斯盆地晚三叠世延长期古湖盆生物相带划分及地质意义
. 沉积学报,
2016, 34(4): 688-693.
doi: 10.14027/j.cnki.cjxb.2016.04.009
|
[9] |
.
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长9油层组古盐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 沉积学报,
2014, 32(1): 159-165.
|
[10] |
.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深水岩相发育特征及其石油地质意义
. 沉积学报,
2013, 31(05): 928-938.
|
[11] |
.
鄂尔多斯盆地富县地区上三叠统延长组砂质碎屑流沉积特征及其油气勘探意义
. 沉积学报,
2012, 30(6): 1042-1052.
|
[12] |
吴立群.
鄂尔多斯盆地富县地区延长组物源体系分析
. 沉积学报,
2010, 28(3): 434-440.
|
[13] |
傅强.
鄂尔多斯盆地晚三叠世延长组长6期湖盆坡折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 沉积学报,
2010, 28(2): 294-298.
|
[14] |
李树同.
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纪延长期湖水分布特征及演化规律
. 沉积学报,
2009, 27(1): 41-47.
|
[15] |
李元昊.
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震积岩特征研究
. 沉积学报,
2008, 26(5): 772-779.
|
[16] |
夏青松.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上三叠统延长组震积岩的发现及地质意义
. 沉积学报,
2007, 25(2): 246-252.
|
[17] |
.
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延长组沉积相特征与层序地层分析
. 沉积学报,
2006, 24(4): 549-554.
|
[18] |
谢渊, 王剑, 江新胜, 李明辉, 谢正温, 罗建宁, 侯光才, 刘方, 王永和, 张茂省, 朱桦, 王德潜, 孙永明, 曹建科.
鄂尔多斯盆地白垩系沙漠相沉积特征及其水文地质意义
. 沉积学报,
2005, 23(1): 73-83.
|
[19] |
刘化清, 廖建波, 房乃珍, 林卫东, 程玉红, 王宏波, 冯明.
鄂尔多斯盆地环县地区长6沉积体系展布特征
. 沉积学报,
2005, 23(4): 584-588.
|
[20] |
高山林, 陈海泓, 窦伟坦, 邵东波, 蔺宏斌.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的湖泊风暴沉积
. 沉积学报,
1999, 17(S1): 758-7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