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刘晓杰, 季银利, 向荣, 张大海, 李先国.
东海内陆架岩心中木质素的沉积记录
. 沉积学报,
2022, 40(2): 525-533.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0.083
|
[2] |
舒梁锋, 张向涛, 张忠涛, 张丽丽, 雷胜兰, 高中亮, 韩霄, 于飒.
珠江口盆地白云南洼珠海组陆架边缘三角洲沉积体系演化
. 沉积学报,
2022, 40(3): 825-837.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1.146
|
[3] |
袁忠鹏, 胡刚, 王永红, 黄畅, 贾仲佳, 梁伟强, 彭锦.
东海内陆架泥质体远端表层沉积物孢粉分布规律及其环境意义
. 沉积学报,
2021, 39(3): 610-620.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0.113
|
[4] |
张明宇, 常鑫, 胡利民, 毕乃双, 王厚杰, 刘喜停.
东海内陆架有机碳的源—汇过程及其沉积记录
. 沉积学报,
2021, 39(3): 593-609.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0.080
|
[5] |
王明霄, 郑世雯, 范德江.
东海内陆架近两百年来有孔虫组合变化及原因
. 沉积学报,
2021, 39(4): 973-982.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0.108
|
[6] |
周瑞琦, 傅恒, 徐国盛, 苗清, 付振群.
东海陆架盆地西湖凹陷平湖组-花港组沉积层序
. 沉积学报,
2018, 36(1): 132-141.
doi: 10.3969/j.issn.1000-0550.2018.015
|
[7] |
朱筱敏, 葛家旺, 赵宏超, 袁立忠, 刘军.
陆架边缘三角洲研究进展及实例分析
. 沉积学报,
2017, 35(5): 945-957.
doi: 10.14027/j.cnki.cjxb.2017.05.007
|
[8] |
杨云平, 李义天, 孙昭华, 邓金运.
长江口邻近陆架表层沉积物变化特征及成因
. 沉积学报,
2014, 32(5): 863-872.
|
[9] |
.
中国东部陆架全新世沉积体系:过程—产物关系研究进展评述
. 沉积学报,
2013, 31(05): 845-855.
|
[10] |
.
南海北部陆架中全新世沉积记录及古环境意义
. 沉积学报,
2012, 30(3): 556-564.
|
[11] |
徐方建.
近4400年来南海北部陆架沉积地球化学记录及其地质意义
. 沉积学报,
2010, 28(6): 1198-1205.
|
[12] |
徐强.
南海白云凹陷深水区渐新世—中新世断阶陆架坡折沉积过程响应
. 沉积学报,
2010, 28(5): 906-916.
|
[13] |
熊应乾.
东海陆架EA01孔沉积物常微量元素变化及其意义
. 沉积学报,
2006, 24(3): 356-364.
|
[14] |
肖尚斌, 李安春.
东海内陆架泥区沉积物的环境敏感粒度组分
. 沉积学报,
2005, 23(1): 122-129.
|
[15] |
鲜本忠, 姜在兴.
环境沉积学的兴起
. 沉积学报,
2005, 23(4): 677-682.
|
[16] |
郭志刚, 杨作升, 曲艳慧, 范德江.
东海陆架泥质区沉积地球化学比较研究
. 沉积学报,
2000, 18(2): 284-289.
|
[17] |
雷怀彦, 王先彬, 房玄, 郑艳红.
天然气水合物研究现状与未来挑战
. 沉积学报,
1999, 17(3): 493-498.
|
[18] |
王益友, 张国栋, 朱静昌, 周福根.
长江口及其邻近陆架区沉积物的早期成岩作用
. 沉积学报,
1991, 9(1): 54-62.
|
[19] |
陈丽蓉, 董太禄, 黄求获, 申顺喜, 徐文强.
闽南-台湾浅滩陆架沉积砂中石英颗粒表面的微结构
. 沉积学报,
1985, 3(3): 45-49.
|
[20] |
唐运千, 垄敏, 朱凤冠.
东海大陆架沉积物中类脂和腐植物质的研究
. 沉积学报,
1983, 1(2): 118-1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