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搜索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干旱区TM图像岩石地层信息提取与分析方法研究

丑晓伟 傅碧宏

丑晓伟, 傅碧宏. 干旱区TM图像岩石地层信息提取与分析方法研究[J]. 沉积学报, 1995, 13(S1): 164-170.
引用本文: 丑晓伟, 傅碧宏. 干旱区TM图像岩石地层信息提取与分析方法研究[J]. 沉积学报, 1995, 13(S1): 164-170.
Chou Xiaowei, Fu Bihong. Extraction and Analysis of Lithostratigraphic Information from Landsat Thematic Mapper Imagery in Arid Region[J]. Acta Sedimentologica Sinica, 1995, 13(S1): 164-170.
Citation: Chou Xiaowei, Fu Bihong. Extraction and Analysis of Lithostratigraphic Information from Landsat Thematic Mapper Imagery in Arid Region[J]. Acta Sedimentologica Sinica, 1995, 13(S1): 164-170.

干旱区TM图像岩石地层信息提取与分析方法研究

基金项目: 中国科学院兰州地质研究所与日本国地球科学综合研究所合作研究项目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丑晓伟,男,27岁,硕士,遥感地质学

Extraction and Analysis of Lithostratigraphic Information from Landsat Thematic Mapper Imagery in Arid Region

  • 摘要: 本文以新疆柯坪地区为例,通过不同岩石地层单元的岩石化学特征,矿物组合特征和室内反射光谱特征研究,结合图像数据的计算机处理结果,对干旱区沉积岩的TM图像岩石地层信息提取方法进行了探讨。经对岩石测试分析数据和其图像表征的综合分析,作者将区内的岩石地层单元划分为10类,划分精度可达到岩性段,说明了TM图像在岩石学应用研究领域具有较大的潜力。研究中采用的技术方法也具有一定的推广性。
  • [1] 1.Nishida, T. and Berry, J. L.,1990, Structure and hydrocarbon potential of the Tarim Basin (NW China) from satellite imagery, Jour. Petrol. Geol.,13(1):35一58.

    2.地质部情报研究所编,1980,矿物岩石的可见一中红外光谱及其应用,遥感专辑第1辑,北京:地质出版社,171-179。

    3.丁喧等,1992,光谱遥感找矿理论、技术与应用,地球化学,(1) :1-8。

    4.王海平等,1992,遥感图像处理中比值法的解析及其应用,地质论评,38(1):82-89。

    5.范璞主编,1990,塔里木油气地球化学,北京:科学出版社,6-22页。
  • [1] 罗歆, 闫建平, 王军, 耿斌, 王敏, 钟广海, 张帆, 李志鹏, 高松洋.  基于FMI图像深度学习的砂砾岩体沉积微相识别方法 . 沉积学报, 2023, 41(4): 1138-1152.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1.148
    [2] 陈麦雨, 徐守余, 张立强, 王朝, 许紫菁.  动态图像法与镜下测量法粒度分布结果对比研究 . 沉积学报, 2019, 37(3): 502-510.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18.173
    [3] 沉积物岩芯X光片图像灰度数值及其影响因素 . 沉积学报, 2012, 30(2): 318-324.
    [4] 王家豪.  库车前陆盆地早白垩世岩石圈粘弹性变形的地层记录 . 沉积学报, 2010, 28(3): 412-418.
    [5] 薛积彬.  干旱区湖泊沉积物粒度组分记录的区域沙尘活动历史: 以新疆巴里坤湖为例 . 沉积学报, 2008, 26(4): 647-654.
    [6] 陈 波.  干旱气候条件下陆相高分辨层序地层特征研究——以江汉盆地西南缘晚白垩世渔洋组为例 . 沉积学报, 2007, 25(1): 21-28.
    [7] 李保生, 靳鹤龄, 祝一志, 董光荣, 温小浩.  萨拉乌苏河流域第四系岩石地层及其时间界限 . 沉积学报, 2004, 22(4): 676-682.
    [8] 张成君, 陈发虎, 王琪, 施祺, 孙维贞.  西北干旱区石羊河流域末次冰期晚期气候不稳定性记录 . 沉积学报, 2000, 18(4): 646-650.
    [9] 师育新, 陈志祥, 史基安.  沉积岩微区形貌及成分定量研究的图像分析仪方法 . 沉积学报, 1996, 14(S1): 164-170.
    [10] 丑晓伟, 傅碧宏.  TIMS图像处理中去相关扩展的解析及其应用 . 沉积学报, 1994, 12(3): 130-135.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371
  • HTML全文浏览量:  14
  • PDF下载量:  385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1994-07-12
  • 刊出日期:  1995-12-10

目录

    干旱区TM图像岩石地层信息提取与分析方法研究

      基金项目:  中国科学院兰州地质研究所与日本国地球科学综合研究所合作研究项目
      作者简介:

      丑晓伟,男,27岁,硕士,遥感地质学

    摘要: 本文以新疆柯坪地区为例,通过不同岩石地层单元的岩石化学特征,矿物组合特征和室内反射光谱特征研究,结合图像数据的计算机处理结果,对干旱区沉积岩的TM图像岩石地层信息提取方法进行了探讨。经对岩石测试分析数据和其图像表征的综合分析,作者将区内的岩石地层单元划分为10类,划分精度可达到岩性段,说明了TM图像在岩石学应用研究领域具有较大的潜力。研究中采用的技术方法也具有一定的推广性。

    English Abstract

    丑晓伟, 傅碧宏. 干旱区TM图像岩石地层信息提取与分析方法研究[J]. 沉积学报, 1995, 13(S1): 164-170.
    引用本文: 丑晓伟, 傅碧宏. 干旱区TM图像岩石地层信息提取与分析方法研究[J]. 沉积学报, 1995, 13(S1): 164-170.
    Chou Xiaowei, Fu Bihong. Extraction and Analysis of Lithostratigraphic Information from Landsat Thematic Mapper Imagery in Arid Region[J]. Acta Sedimentologica Sinica, 1995, 13(S1): 164-170.
    Citation: Chou Xiaowei, Fu Bihong. Extraction and Analysis of Lithostratigraphic Information from Landsat Thematic Mapper Imagery in Arid Region[J]. Acta Sedimentologica Sinica, 1995, 13(S1): 164-170.
    参考文献 (1)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