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搜索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长江三角洲晚第四纪古土壤与古环境初探

陈庆强 李从先

陈庆强, 李从先. 长江三角洲晚第四纪古土壤与古环境初探[J]. 沉积学报, 1995, 13(S1): 79-87.
引用本文: 陈庆强, 李从先. 长江三角洲晚第四纪古土壤与古环境初探[J]. 沉积学报, 1995, 13(S1): 79-87.
Chen Qingqiang, Li Congxian. Preliminary Study on Late Quaternary Paleosols and Paleoenvironments of the Yangtze Delta[J]. Acta Sedimentologica Sinica, 1995, 13(S1): 79-87.
Citation: Chen Qingqiang, Li Congxian. Preliminary Study on Late Quaternary Paleosols and Paleoenvironments of the Yangtze Delta[J]. Acta Sedimentologica Sinica, 1995, 13(S1): 79-87.

长江三角洲晚第四纪古土壤与古环境初探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陈庆强,男,25岁,博士生,沉积学与海洋地质学

Preliminary Study on Late Quaternary Paleosols and Paleoenvironments of the Yangtze Delta

  • 摘要: 长江三角洲地区第一硬粘土层中有植物根、植屑、裂隙、粘粘胶膜、土壤结构体、结核等古土壤特征,系古土壤。粒度、化学分析及磁组构分析揭示它为多期成土作用形成的复合古土壤层。根据硬粘土层与南京下蜀土、黄土高原黄土一古土壤系列及上海亚近代潮坪沉积的磁性参数对比,推断该古土壤的母质系河流冲积物。硬粘土层中裂隙的广泛发育及充填,软锰矿的分布表明当时地下水位波动较大,干湿季节分明,古季风的影响较强。
  • [1] 1.郑祥民、严钦尚、郭蓄民,1997,长江三角洲南部晚更新世晚期风成黄土与地层,长江三角洲现代沉积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76-91。

    2.郑样民、俞立中,1991,上海地区晚更新世晚期暗绿色硬土层风积黄土成因说,上海地质.(2):13-21。

    3.郑祥民、彭加亮、郑玉龙,1993,东海海底末次冰期埋藏风尘黄土地层初步研究,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13(3):49-56。

    4.竹淑贞等,1987,上海地区第四纪地层与古气候,长江三角洲现代沉积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58-173。

    5.郭蓄民,1987,长江河口地区晚更新世晚期以来沉积环境的变迁,长江三角洲现代沉积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32-237。

    6.吴标云、李从先主编,1987,长江三角洲第四纪地质,北京:海洋出版社,34-36.127-151 。

    7.李萍、孙和平,1991.长江三角洲地区晚更新世地层中的古土城特征.上海地质,(1):16-20。

    8.杜国华等,1990,潮土和砂姜黑土,中国土城,科学出版社,164-179。

    9.朱祖样主编,1989,土坡学,北京:农业出版社,23-26 , 387-389。

    10.文启忠等,1985,中国黄土地球化学若干问题,中国第四纪研究,6(1):149-157。

    11.刘东生等,1985,黄土与环境.北京:科学出版社.78-82 。

    12.许峰宇,1993,下蜀土的岩石磁学特征.南京师范大学报(自然科学版).V.16,增刊,44-50。

    13.丛友滋等,1990,用磁组构研究底层流流向的初步探讨.海洋学报,12(3):347-351。

    14.Hrouda, F.,1982, Magnetic Anisotropy of rocks and Its Application in Geology and Geophysics. Geophysicol Sur- veys, 5:37一82.

    15.朱永其等,1979,关于东海大陆架晚更新世最低海面,科学通报,( 7 ) :317-320。

    16.李从先、阂秋宝、孙和平,1986,长江三角洲南具全新世地层和海侵,科学通报,(21):1650-1653。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398
  • HTML全文浏览量:  12
  • PDF下载量:  473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刊出日期:  1995-12-10

目录

    长江三角洲晚第四纪古土壤与古环境初探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
      作者简介:

      陈庆强,男,25岁,博士生,沉积学与海洋地质学

    摘要: 长江三角洲地区第一硬粘土层中有植物根、植屑、裂隙、粘粘胶膜、土壤结构体、结核等古土壤特征,系古土壤。粒度、化学分析及磁组构分析揭示它为多期成土作用形成的复合古土壤层。根据硬粘土层与南京下蜀土、黄土高原黄土一古土壤系列及上海亚近代潮坪沉积的磁性参数对比,推断该古土壤的母质系河流冲积物。硬粘土层中裂隙的广泛发育及充填,软锰矿的分布表明当时地下水位波动较大,干湿季节分明,古季风的影响较强。

    English Abstract

    陈庆强, 李从先. 长江三角洲晚第四纪古土壤与古环境初探[J]. 沉积学报, 1995, 13(S1): 79-87.
    引用本文: 陈庆强, 李从先. 长江三角洲晚第四纪古土壤与古环境初探[J]. 沉积学报, 1995, 13(S1): 79-87.
    Chen Qingqiang, Li Congxian. Preliminary Study on Late Quaternary Paleosols and Paleoenvironments of the Yangtze Delta[J]. Acta Sedimentologica Sinica, 1995, 13(S1): 79-87.
    Citation: Chen Qingqiang, Li Congxian. Preliminary Study on Late Quaternary Paleosols and Paleoenvironments of the Yangtze Delta[J]. Acta Sedimentologica Sinica, 1995, 13(S1): 79-87.
    参考文献 (1)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