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汤艳玲, 李凌, 谭秀成, 李明隆, 芦飞凡, 张本健.
川西南部地区下二叠统栖霞阶层序地层特征及岩相古地理
. 沉积学报,
2024, 42(2): 575-592.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2.043
|
[2] |
杨江海, 王圆, 刘佳, 马睿, 杜远生, 刘超, 余文超.
南华北早二叠世泥岩沉积与深时陆地古温度重建
. 沉积学报,
2021, 39(3): 540-549.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0.092
|
[3] |
占王忠, 谭富文.
羌塘盆地晚三叠世岩相古地理特征与烃源岩
. 沉积学报,
2020, 38(4): 876-885.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19.093
|
[4] |
.
西南地区晚二叠世层序—古地理及聚煤特征
. 沉积学报,
2013, 31(05): 856-866.
|
[5] |
马收先.
南华北石炭—二叠系陆表海层序古地理演化
. 沉积学报,
2010, 28(3): 497-508.
|
[6] |
陈全红.
鄂尔多斯盆地早二叠世聚煤环境与成煤模式分析
. 沉积学报,
2009, 27(1): 70-76.
|
[7] |
殷科华.
息烽—遵义早石炭世大塘期岩相古地理特征
. 沉积学报,
2009, 27(4): 606-613.
|
[8] |
罗根明.
西秦岭地区晚二叠世—早三叠世沉积相分析和沉积古环境再造
. 沉积学报,
2007, 25(3): 332-342.
|
[9] |
刘志丽, 童金南.
中国南方中三叠世地层及沉积古地理分异
. 沉积学报,
2001, 19(3): 327-332,356.
|
[10] |
林启祥, 王永标, 徐桂荣, 肖诗宇.
东昆仑—阿尼玛卿地区早二叠世的沉积古地理
. 沉积学报,
2001, 19(3): 340-344.
|
[11] |
袁志华, 冯增昭, 吴胜和.
中扬子地区早三叠世大冶期岩相古地理研究
. 沉积学报,
1999, 17(1): 38-43.
|
[12] |
陈洪德, 覃建雄, 王成善, 寿建峰, 李祥辉.
中国南方二叠纪层序岩相古地理特征及演化
. 沉积学报,
1999, 17(4): 509-520.
|
[13] |
王永标, 徐桂荣, 林启祥.
湖南慈利晚二叠世生物礁成岩作用及成岩相特征
. 沉积学报,
1998, 16(1): 132-136.
|
[14] |
赵锡奎, 朱利春, 赵冠军, 王勇.
黔中早二叠世茅口晚期断裂陆缘层序地层分析
. 沉积学报,
1997, 15(1): 92-97.
|
[15] |
肖传桃, 李维峰, 胡明毅.
江汉盆地早三叠世生态地层学及古地理特征
. 沉积学报,
1997, 15(1): 85-91.
|
[16] |
田景春, 曾允孚.
中国南方二叠纪古海洋锶同位素演化
. 沉积学报,
1995, 13(4): 125-130.
|
[17] |
张国栋.
《华北地台早古生代岩相古地理》评介
. 沉积学报,
1990, 8(2): 32-32.
|
[18] |
冯增昭, 陈继新, 吴胜和.
华北地台早古生代岩相古地理
. 沉积学报,
1989, 7(4): 14-14.
|
[19] |
杨振强, 陈善庆, 许俊文.
萍乐坳陷早二叠世海相海泡石矿物相转化的地质找矿意义
. 沉积学报,
1988, 6(1): 88-96.
|
[20] |
冯增昭.
华北地台东部晋冀鲁京津地区早奥陶世岩相古地理
. 沉积学报,
1986, 4(4): 28-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