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沈越峰, 张乐, 沈臻欢, 陈亚婕.
自生泥晶:过去,现在和未来
. 沉积学报,
2022, 40(3): 573-598.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1.003
|
[2] |
刘晶晶, 毛毳, 刘兴瑀, 魏荷花, 权莲顺, 刘泽璇, 张文鑫, 赵冰, 张青.
钙华的形成环境与特征及在油气储集方向的探讨
. 沉积学报,
2021, 39(6): 1425-1439.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1.124
|
[3] |
文华国, 罗连超, 罗晓彤, 游雅贤, 杜磊.
陆地热泉钙华研究进展与展望
. 沉积学报,
2019, 37(6): 1162-1180.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19.066
|
[4] |
冉冶, 王贵文, 赖锦, 周正龙, 崔玉峰, 代全齐, 陈晶, 王抒忱.
利用测井交会图法定量表征致密油储层成岩相——以鄂尔多斯盆地华池地区长7致密油储层为例
. 沉积学报,
2016, 34(4): 694-706.
doi: 10.14027/j.cnki.cjxb.2016.04.010
|
[5] |
杨友运, 何康宁, 任颖惠.
华庆地区长63储层内部建筑结构模式分析
. 沉积学报,
2015, 33(2): 357-363.
doi: 10.14027/j.cnki.cjxb.2015.02.015
|
[6] |
.
西藏多格错仁南岸钙华地球化学特征与钾盐地质意义
. 沉积学报,
2013, 31(6): 1031-1040.
|
[7] |
.
鄂尔多斯盆地华庆地区长8油层组成藏特征及控制因素
. 沉积学报,
2012, 30(6): 1130-1139.
|
[8] |
.
野外露头砾石圆度测量方法的探究①——以巢湖二叠系栖霞组为例
. 沉积学报,
2012, 30(3): 522-529.
|
[9] |
姚泾利.
鄂尔多斯盆地华庆地区延长组长6砂岩绿泥石膜的形成机理及其环境指示意义
. 沉积学报,
2011, 29(1): 72-79.
|
[10] |
李林.
重力流沉积:理论研究与野外识别
. 沉积学报,
2011, 29(4): 677-688.
|
[11] |
王立成.
海啸和海啸沉积
. 沉积学报,
2010, 28(3): 596-610.
|
[12] |
朱玉双.
华池油田长3岩性油藏流动单元划分及其合理性验证
. 沉积学报,
2008, 26(1): 120-127.
|
[13] |
王智慧.
石灰华扇(Tufa Fan)沉积物中的微型生物多样性
. 沉积学报,
2008, 26(4): 670-675.
|
[14] |
.
地震沉积学的概念、方法和技术
. 沉积学报,
2006, 24(05): 698-704.
|
[15] |
李凤杰, 王多云, 郑希民, 刘自亮, 王峰, 李树同, 王志坤.
陕甘宁盆地华池地区延长组缓坡带三角洲前缘的微相构成
. 沉积学报,
2002, 20(4): 582-587.
|
[16] |
于兴河, 王德发, 孙志华.
湖泊辫状河三角洲岩相、层序特征及储层地质模型──内蒙古贷岱海湖现代三角洲沉积考察
. 沉积学报,
1995, 13(1): 48-58.
|
[17] |
.
叶连俊教授地学研究五十年
. 沉积学报,
1987, 5(3): 1-3.
|
[18] |
何鲤, 舒文震.
长江上游的心滩——重庆珊瑚坝现代沉积考察
. 沉积学报,
1986, 4(1): 118-125.
|
[19] |
李育慈, 杨世倬.
全国浊流沉积现场考察学术讨论会报导
. 沉积学报,
1984, 2(2): 16-16.
|
[20] |
刘宝珺.
赫斯教授和史密特博士应邀来华做报告
. 沉积学报,
1984, 2(4): 7-7,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