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柳晶晶, 王夏, 孟令赞, 曾雨涵, 冯翼妍, 金鑫, 张磊.
川西北晚三叠世卡尼期浅水碳酸盐生产工厂构成及其转换过程定量化研究
. 沉积学报,
2024, 42(2): 445-465.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3.121
|
[2] |
周敏, 李祥辉, 王旌羽.
四川盆地东北部中—晚侏罗世沉积环境与古气候
. 沉积学报,
2024, 42(3): 1003-1015.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2.079
|
[3] |
李玉琢, 刘磊, 冯佳睿, 罗忠, 张静, 文华国.
川西北三叠系雷口坡组白云岩-蒸发岩共生体系特征及古地理重建
. 沉积学报,
2024, (): -.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4.030
|
[4] |
陈杨, 金鑫, 郎咸国, 李滨兵.
鄂尔多斯盆地早侏罗世Toarcian大洋缺氧事件时期湖泊硫循环及其地质意义
. 沉积学报,
2023, (): -.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3.112
|
[5] |
卢龙飞, 刘伟新, 魏志红, 潘安阳, 张庆珍, 腾格尔.
四川盆地志留系页岩成岩特征及其对孔隙发育与保存的控制
. 沉积学报,
2022, 40(1): 73-87.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1.125
|
[6] |
钟逸斯, 王立成, 董浩伟.
蒸发岩沉积特征及环境综述
. 沉积学报,
2022, 40(5): 1188-1214.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1.061
|
[7] |
彭深远, 杨文涛, 张鸿禹, 方特.
华北盆地三叠纪物源特征及其沉积—构造演化
. 沉积学报,
2022, 40(5): 1228-1249.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1.021
|
[8] |
杨帅, 陈安清, 张玺华, 李乾, 徐胜林, 陈聪, 孙诗, 李富祥, 罗倩, 文龙, 陈洪德.
四川盆地二叠纪栖霞—茅口期古地理格局转换及勘探启示
. 沉积学报,
2021, 39(6): 1466-1477.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1.072
|
[9] |
孙海涛, 钟大康, 王威, 王爱, 杨烁, 杜红权, 唐自成, 周志恒.
四川盆地马路背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致密砂岩储层成因分析
. 沉积学报,
2021, 39(5): 1057-1067.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0.121
|
[10] |
顾志翔, 何幼斌, 彭勇民, 罗进雄, 刘小帆, 张锦, 聂鸿宇.
四川盆地下寒武统膏盐岩“多潟湖”沉积模式
. 沉积学报,
2019, 37(4): 834-846.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18.188
|
[11] |
金民东, 谭秀成, 李毕松, 朱祥, 曾伟, 连承波.
四川盆地震旦系灯影组白云岩成因
. 沉积学报,
2019, 37(3): 443-454.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18.148
|
[12] |
朱扬明, 李颖, 郝芳, 邹华耀, 郭旭升.
四川盆地海、陆相烃源岩有机质稳定碳同位素组成变化及其地球化学意义
. 沉积学报,
2017, 35(6): 1254-1264.
doi: 10.14027/j.cnki.cjxb.2017.06.016
|
[13] |
彭成名, 王刚, 陈原林, 李正友, 薛灵文, 杨慧, 卢应辉, 侯芸.
南盘江盆地中北部三叠纪深水盆地古水流方向研究
. 沉积学报,
2016, 34(6): 1120-1132.
doi: 10.14027/j.cnki.cjxb.2016.06.010
|
[14] |
.
四川盆地东南部早三叠世地震事件沉积及其地质意义
. 沉积学报,
2012, 30(3): 477-489.
|
[15] |
谭秀成.
陆表海碳酸盐岩台地沉积期微地貌恢复方法研究——以四川盆地磨溪气田嘉二2亚段A层为例
. 沉积学报,
2011, 29(3): 486-494.
|
[16] |
王一刚.
四川盆地三叠系飞仙关组气藏储层成岩作用研究拾零
. 沉积学报,
2007, 25(6): 831-839.
|
[17] |
谭富文.
云南思茅三叠纪弧后前陆盆地的沉积特征
. 沉积学报,
2002, 20(4): 560-567.
|
[18] |
王兴志, 穆曙光, 方少仙, 黄继祥, 侯方浩.
四川盆地西南部震旦系白云岩成岩过程中的孔隙演化
. 沉积学报,
2000, 18(4): 549-554.
|
[19] |
赵永胜, 王多义, 胡志水.
四川盆地西缘早三叠世早期碳酸盐重力流沉积与环境
. 沉积学报,
1994, 12(2): 1-9.
|
[20] |
李任伟, 辛茂安.
东濮盆地蒸发岩的成因
. 沉积学报,
1989, 7(4): 141-14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