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付秀丽, 蒙启安, 文政, 白月, 高波, 苏杨鑫.
松辽盆地白云岩沉积环境及成因机理
. 沉积学报,
2024, 42(1): 113-129.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2.018
|
[2] |
彭金宁.
羌塘盆地中新生代隆升剥蚀与上三叠统-侏罗系烃源层埋藏史分析
. 沉积学报,
2024, (): -.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4.009
|
[3] |
祝海华, 朱光仪, 王明磊, 张本健, 李育聪, 张芮, 林思臣, 洪海涛, 李咏洲.
川东北下侏罗统大安寨段岩相特征及页岩油源储评价—以铁山金窝及梁平福禄镇剖面为例
. 沉积学报,
2023, (): -.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3.063
|
[4] |
雷开宇, 刘池洋, 张龙, 吴柏林, 寸小妮, 孙莉.
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侏罗系泥岩地球化学特征:物源与古沉积环境恢复
. 沉积学报,
2017, 35(3): 621-636.
doi: 10.14027/j.cnki.cjxb.2017.03.019
|
[5] |
杨可薪, 肖军, 王宇, 宁霄洋.
松辽盆地北部青山口组致密油特征及聚集模式
. 沉积学报,
2017, 35(3): 600-610.
doi: 10.14027/j.cnki.cjxb.2017.03.017
|
[6] |
谭梦琪, 刘自亮, 沈芳, 谢润成, 刘成川, 邓昆, 徐浩.
四川盆地回龙地区下侏罗统自流井组大安寨段混积岩特征及模式
. 沉积学报,
2016, 34(3): 571-581.
doi: 10.14027/j.cnki.cjxb.2016.03.015
|
[7] |
.
准噶尔盆地腹部及西南缘侏罗系烃源岩分子地球化学特征及形成环境剖析
. 沉积学报,
2013, 31(04): 738-746.
|
[8] |
汪小妹.
鄂尔多斯盆地东胜—神木地区侏罗系煤中常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沉积学报,
2011, 29(3): 520-528.
|
[9] |
赵俊峰.
鄂尔多斯盆地侏罗系直罗组砂岩发育特征
. 沉积学报,
2007, 25(4): 535-544.
|
[10] |
何志平, 康永尚, 邵龙义, 伊哲, 齐雪峰.
层序格架中用地球化学录井资料评价烃源岩的方法
. 沉积学报,
2004, 22(2): 319-324.
|
[11] |
何志平, 邵龙义, 康永尚, 刘永福, 罗文林, 齐雪峰.
准噶尔盆地侏罗系八道湾组聚煤作用控制因素分析
. 沉积学报,
2004, 22(3): 449-454.
|
[12] |
姚亚明, 刘池阳, 赵增录, 赵旭华, 付代国, 乔桂林, 严永新.
焉耆盆地侏罗系煤系源岩评价与成烃机理研究
. 沉积学报,
2003, 21(3): 513-521.
|
[13] |
刘洛夫, 康永尚, 齐雪峰, 唐勇, 熊正祥.
准噶尔盆地侏罗系层序地层格架中的烃源岩评价
. 沉积学报,
2002, 20(4): 687-694.
|
[14] |
沈守文, 彭大钧, 颜其彬, 黄先律, 李志军.
吐哈盆地侏罗系层序地层学研究
. 沉积学报,
2001, 19(2): 263-270.
|
[15] |
杨明慧, 夏文臣, 张兵山, 张宁, 彭晓群.
非海相盆地准层序级别的有机相变化及其地质意义
. 沉积学报,
2000, 18(2): 297-301.
|
[16] |
于会娟, 妥进才, 刘洛夫, 陈践发, 赵磊.
柴达木盆地东部地区侏罗系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及生烃潜力评价
. 沉积学报,
2000, 18(1): 133-138.
|
[17] |
赵国连.
松辽盆地徐家围子深层煤成气的形成条件和远景初探
. 沉积学报,
1999, 17(4): 615-619.
|
[18] |
李文厚.
塔西南坳陷侏罗系的扇三角洲沉积
. 沉积学报,
1998, 16(2): 150-154.
|
[19] |
吕修祥.
塔里木盆地侏罗系油气聚集与分布
. 沉积学报,
1998, 16(1): 64-69.
|
[20] |
郭少斌, 董清水, 刘忠群.
灰色聚类自动识别岩性及微相
. 沉积学报,
1996, 14(2): 124-1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