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耿锋, 杨瑞召, 唐雨, 沙旭光, 孙尧斌, 王振宇, 张云峰.
低能环境下核形石组构特征及成因
. 沉积学报,
2024, 42(1): 84-94.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2.029
|
[2] |
曲希玉, 刘珍, 高媛, 陈修, 于强.
绿泥石包壳对碎屑岩储层物性的影响及其形成环境——以鄂尔多斯盆地大牛地气田上古生界为例
. 沉积学报,
2015, 33(4): 786-794.
doi: 10.14027/j.cnki.cjxb.2015.04.017
|
[3] |
.
白云石成因研究新方法——白云石晶体结构分析
. 沉积学报,
2014, 32(3): 550-559.
|
[4] |
.
鲁西寒武系第三统张夏组凝块石特征及其形成环境研究
. 沉积学报,
2014, 32(3): 494-502.
|
[5] |
.
四川江油马角坝地区船山组核形石基本特征及其环境意义
. 沉积学报,
2013, 31(1): 1-9.
|
[6] |
曾庆辉.
富有机质的黑色页岩和油页岩的有机岩石学特征与生、排烃意义
. 沉积学报,
2006, 24(1): 113-122.
|
[7] |
南凌, 崔之久.
甘肃武都古崩滑堆积体的沉积特征及其形成环境
. 沉积学报,
2001, 19(3): 351-356.
|
[8] |
姚素平, 张景荣, 王可仁, 栾琴.
鄂尔多斯盆地延安组煤有机岩石学研究
. 沉积学报,
1999, 17(2): 291-300.
|
[9] |
张云翔, 陈丹玲, 薛祥煦.
陕西北部三趾马红粘土的形成环境
. 沉积学报,
1998, 16(4): 50-54.
|
[10] |
李佩珍, 张学军, 黄蓉, 陆现彩.
低熟烃源岩的有机岩石学描述及研究
. 沉积学报,
1997, 15(2): 169-172.
|
[11] |
谢庆宾, 朱筱敏, 胡庆喜, 陈方鸿, 王贵文.
北京西山地区雾迷山组风暴硅岩沉积序列
. 沉积学报,
1997, 15(3): 37-40.
|
[12] |
王吉茂, 李恋.
烃源岩原始有机质丰度和类型的恢复方法
. 沉积学报,
1997, 15(2): 45-48.
|
[13] |
陈道秀, 林洪枝, 杨展飞.
珠江口盆地下第三系烃源岩有机岩石学特征及生烃潜力
. 沉积学报,
1997, 15(2): 173-178.
|
[14] |
王东安, 陈瑞君.
扬子地台不同时代层状硅岩的硅同位素结果的讨论
. 沉积学报,
1996, 14(2): 82-88.
|
[15] |
王东安, 陈瑞君.
雅鲁藏布缝合带硅岩的地球化学成因标志及其地质意义
. 沉积学报,
1995, 13(1): 27-31.
|
[16] |
肖贤明, 吴治君, 刘德汉, 申家贵, 贾蓉芬, 赵林.
早古生代海相烃源岩成熟度的有机岩石学评价方法
. 沉积学报,
1995, 13(2): 112-119.
|
[17] |
吴新群.
布朗意──蒙索盆地煤相研究
. 沉积学报,
1994, 12(1): 47-55.
|
[18] |
周永章, 涂光炽, Edward H. CHOWNJayanta GUHA, 卢焕章.
粤西古水剖面震旦系顶部层状硅岩的热水成因属性:岩石学和地球化学证据
. 沉积学报,
1994, 12(3): 1-11.
|
[19] |
周永章.
丹池盆地热水成因硅岩的沉积地球化学特征
. 沉积学报,
1990, 8(3): 75-83.
|
[20] |
陈先沛, 陈多福.
广西木圭上泥盆统乳房状构造及其地质意义
. 沉积学报,
1988, 6(4): 22-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