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金院, 汪勇, 胡洁, 韩瑞超, 项超生.
升金湖沉积物1000年以来的元素地球化学记录及其水文意义
. 沉积学报,
2023, 41(1): 219-232.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2.081
|
[2] |
邓秀芹, 程党性, 周新平, 时孜伟, 郭懿萱.
鄂尔多斯盆地下侏罗统地层水化学特征及成因分析
. 沉积学报,
2020, 38(5): 1099-1110.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19.080
|
[3] |
向速林, 朱梦圆, 朱广伟, 许海.
太湖东部湖湾水生植物生长区底泥氮磷污染特征
. 沉积学报,
2014, 32(6): 1083-1088.
|
[4] |
.
东太湖钻孔揭示的重金属污染历史
. 沉积学报,
2012, 30(1): 158-165.
|
[5] |
姚泾利.
鄂尔多斯盆地下奥陶统马家沟组马五段白云岩的地球化学特征
. 沉积学报,
2009, 27(3): 381-389.
|
[6] |
.
渤海沿岸环境沉积调查:As、重金属、氮和磷污染
. 沉积学报,
2008, 26(1): 128-138.
|
[7] |
于炳松, 赖兴运.
成岩作用中的地下水碳酸体系与方解石溶解度
. 沉积学报,
2006, (5): 627-635.
|
[8] |
.
成岩作用中的地下水碳酸体系与方解石溶解度
. 沉积学报,
2006, 24(05): 627-635.
|
[9] |
楼章华.
沉积盆地地下水动力场特征研究①——以松辽盆地为例
. 沉积学报,
2006, 24(2): 193-201.
|
[10] |
房嬛, 孟仟祥, 丁万仁.
地球化学样品分析中污染物研究
. 沉积学报,
2005, 23(2): 367-370.
|
[11] |
刘恩峰, 沈吉, 朱育新, 夏威岚, 潘红玺, 金章东.
太湖沉积物重金属及营养盐污染研究
. 沉积学报,
2004, 22(3): 507-512.
|
[12] |
刘文汇, 张殿伟, 王晓锋, 南青云.
天然气气-源对比的地球化学研究
. 沉积学报,
2004, 22(S1): 27-32.
|
[13] |
赵志根, 唐修义, 李宝芳.
淮南矿区煤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
. 沉积学报,
2000, 18(3): 453-459.
|
[14] |
曾溅辉.
台北凹陷地下水动力特征及其对油气运移和聚集的影响
. 沉积学报,
2000, 18(2): 273-278,289.
|
[15] |
史基安, 王先彬, 王琪, 赵兴东, 李春园, 孙明良.
地下水补给、循环和混合作用的氦同位素证据─—以石羊河、黑河流域为例
. 沉积学报,
1999, 17(S1): 815-819.
|
[16] |
史基安, 赵兴东, 王琪, 师育新, 李春圆.
石羊河流域地下水化学环境演化特征研究
. 沉积学报,
1998, 16(2): 145-149.
|
[17] |
楼章华, 高瑞祺, 蔡希源.
论松辽盆地地下水动力场演化与油气运移、聚集
. 沉积学报,
1997, 15(4): 115-120.
|
[18] |
徐丽娜.
辽河盆地石油卟啉的地球化学特征
. 沉积学报,
1991, 9(2): 99-105.
|
[19] |
邵宏舜, 王金旺, 何月英.
陆相原油卟啉的地球化学特征
. 沉积学报,
1987, 5(4): 115-126.
|
[20] |
任明达.
冲积扇比较沉积学——地下水和油气的富集规律
. 沉积学报,
1983, 1(4): 78-9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