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黄军平, 杨田, 张艳, 李相博, 董岐石, 杨占龙, 郑泽宇.
湖相细粒沉积岩沉积动力学机制与沉积模式
. 沉积学报,
2023, 41(4): 1227-1239.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2.041
|
[2] |
伍坤宇, 熊鹰, 谭秀成, 刘向君, 张云峰, 陈晓冬, 李亚锋, 郭荣涛, 曹喆, 王鹏.
储层孔隙系统“水—岩”反应结晶动力学研究进展
. 沉积学报,
2022, 40(4): 996-1009.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1.029
|
[3] |
.
煤岩、泥岩密闭体系下热解产物特征及动力学分析
. 沉积学报,
2011, 29(6): 1190-1198.
|
[4] |
王志勇.
吐哈盆地台北凹陷侏罗系煤系源岩地球化学分类及意义
. 沉积学报,
2010, 28(6): 1238-1243.
|
[5] |
张天付.
鲕粒灰岩的溶解动力学特征和微观形貌的发育演化
. 沉积学报,
2009, 27(6): 1033-1042.
|
[6] |
郭显令.
烃源岩生排烃动力学研究〗——以惠民凹陷临南洼陷沙河街组烃源岩为例
. 沉积学报,
2009, 27(4): 723-731.
|
[7] |
王秀红.
东营凹陷民丰地区天然气生成机理与化学动力学研究
. 沉积学报,
2008, 26(3): 525-530.
|
[8] |
卢双舫.
密闭体系与开放体系模拟实验结果的比较研究及其意义
. 沉积学报,
2006, 24(2): 282-288.
|
[9] |
.
超压背景下粘土矿物转化的化学动力学模型及应用
. 沉积学报,
2006, 24(4): 461-467.
|
[10] |
关平, 伍天洪.
热成因甲烷碳同位素分布的形成机制
. 沉积学报,
2003, 21(1): 175-182.
|
[11] |
田春志, 卢双舫, 李启明, 付晓泰, 薛海涛.
塔里木盆地原油高压条件下裂解成气的化学动力学模型及其意义
. 沉积学报,
2002, 20(3): 488-492.
|
[12] |
张瑞生, 王华, 吴冲龙.
抚顺盆地沉积动力学特征及其聚煤意义
. 沉积学报,
2001, 19(3): 375-380.
|
[13] |
卢双舫, 刘晓艳, 付晓泰, 冯亚丽, 王振平, 薛海涛.
未熟—低熟油生成机理的化学动力学研究及其初步应用
. 沉积学报,
2001, 19(1): 130-135.
|
[14] |
曾溅辉.
台北凹陷地下水动力特征及其对油气运移和聚集的影响
. 沉积学报,
2000, 18(2): 273-278,289.
|
[15] |
张英, 蒋助生, Lloyd Snow done, Dale Isslere.
应用TGA-FTIR测定煤显微组分的生烃动力学参数
. 沉积学报,
1997, 15(2): 122-125.
|
[16] |
曹正林, 赵锡奎, 王英民, 姜峰.
鄂尔多斯盆地北部古风化壳岩石—流体反应动力学模拟研究
. 沉积学报,
1997, 15(4): 91-96,77.
|
[17] |
李术元, 郭绍辉, 徐红喜, 王剑秋.
烃源岩热解生烃动力学及其应用
. 沉积学报,
1997, 15(2): 138-141.
|
[18] |
沈忠民, 周光甲, 洪志华.
低成熟石油烃源岩的动力学研究
. 沉积学报,
1996, 14(3): 22-29.
|
[19] |
孟元林, 肖丽华, 王建国, 周书欣, 姜贵周.
粘土矿物转化的化学动力学模型与应用
. 沉积学报,
1996, 14(2): 110-116.
|
[20] |
卢双舫, 王子文, 付晓泰, 王振平.
镜质体成烃反应动力学模型的标定及其在热史恢复中的应用
. 沉积学报,
1996, 14(4): 24-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