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黄华州, 桑树勋, 毕彩芹, 胡硕, 孙元涛, 周文兵, 张化军.
煤层群煤系多套含气系统特征及其合采效果
. 沉积学报,
2021, 39(3): 645-655.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0.106
|
[2] |
.
利用天然气包裹体方法划分天然气成藏期次——以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上古生界储层为例
. 沉积学报,
2013, 31(04): 693-698.
|
[3] |
.
柴达木盆地台深1井烃源岩和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分析
. 沉积学报,
2013, 31(1): 184-192.
|
[4] |
王兆云.
深层海相天然气成因与塔里木盆地古生界油裂解气资源
. 沉积学报,
2009, 27(1): 153-163.
|
[5] |
朱志敏.
阜新盆地白垩系沙海组煤层气系统
. 沉积学报,
2008, 26(3): 426-434.
|
[6] |
漆亚玲, 汪立群, 彭德华, 徐子远, 张铭杰, 张晓宝, 马素萍, 韩凤祥, 张瑞.
柴达木盆地西部第三系天然气成因类型分布预测
. 沉积学报,
2006, (6): 910-916.
|
[7] |
漆亚玲 汪立群 彭德华 徐子远 张铭杰 张晓宝 马素萍 韩凤祥 张 瑞.
柴达木盆地西部第三系天然气成因类型分布预测
. 沉积学报,
2006, 24(06): 910-916.
|
[8] |
赵东升.
柴达木盆地天然气的碳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分析
. 沉积学报,
2006, 24(1): 135-140.
|
[9] |
陈多福, 冯东, 陈光谦, 陈先沛, Lawrence M Cathles.
海底天然气渗漏系统演化特征及对形成水合物的影响
. 沉积学报,
2005, 23(2): 323-328.
|
[10] |
罗小平, 沈忠民, 彭渤莹, 王又杰, 林壬子.
东濮凹陷白庙地区天然气及凝析油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
. 沉积学报,
2004, 22(S1): 50-55.
|
[11] |
陈践发, 徐永昌, 黄第藩.
塔里木盆地东部地区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探讨(之二)
. 沉积学报,
2001, 19(1): 141-144.
|
[12] |
陈践发, 徐永昌, 黄第藩.
塔里木盆地东部地区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探讨(之一)
. 沉积学报,
2000, 18(4): 606-610.
|
[13] |
陈世加, 付晓文, 沈昭国, 赵孟军, 黄第藩.
塔里木盆地中高氮天然气的成因及其与天然气聚集的关系
. 沉积学报,
2000, 18(4): 615-618,623.
|
[14] |
黄华芳, 刘子贵, 周晓峰.
中国主要含气盆地构造动力学类型与天然气地质条件
. 沉积学报,
1999, 17(S1): 805-810.
|
[15] |
陈践发, 陈振岩, 季东民, 于深, 赵长虹, 王先彬.
辽河盆地天然气中重烃异常富集重碳同位素的成因探讨
. 沉积学报,
1998, 16(2): 5-8.
|
[16] |
柳广弟, 黄志龙, 郝石生, 周兴熙.
塔里木盆地天然气运聚系统与运聚模式
. 沉积学报,
1998, 16(1): 58-63.
|
[17] |
邓秀芹, 岳乐平, 滕志宏, 边小卫.
塔里木盆地周缘库车组、西域组磁性地层学初步划分
. 沉积学报,
1998, 16(2): 82-86.
|
[18] |
黄第藩, 赵孟军, 张水昌.
塔里木盆地满加尔油气系统下古生界油源油中蜡质烃来源的成因分析
. 沉积学报,
1997, 15(2): 6-13.
|
[19] |
王琪, 史基安, 温常庆, 马宝林.
含气岩系的组成及其形成环境
. 沉积学报,
1995, 13(1): 133-141.
|
[20] |
戴金星.
中国含硫化氢的天然气分布特征、分类及其成因探讨
. 沉积学报,
1985, 3(4): 109-1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