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袁静, 张宇翔.
浅埋藏多期碳酸盐胶结成因分析及地质意义——以准噶尔盆地车排子凸起东翼新近系沙湾组为例
. 沉积学报,
2024, (): -.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4.092
|
[2] |
王丹.
塔北、塔中地区寒武系—奥陶系白云岩多成因模式
. 沉积学报,
2024, 42(3): 857-876.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3.128
|
[3] |
李全, 林畅松, 盖海洋, 张科, 饶勇, 王光绪, 姜烨, 李礼.
西非科特迪瓦盆地深水底形样式及成因分析
. 沉积学报,
2023, 41(1): 97-109.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2.045
|
[4] |
黄若鑫, 张昌民, 冯文杰.
冲断带构造作用控制下的分支河流体系特征及其成因分析
. 沉积学报,
2022, 40(1): 166-181.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0.089
|
[5] |
岳鑫, 刘溪溪, 路亮, 张晓冬, 范增林, 于小亮.
马海盆地深部孔隙卤水矿床水化学特征及成因
. 沉积学报,
2019, 37(3): 532-540.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18.160
|
[6] |
.
鄂尔多斯盆地下古生界石灰岩岩相及碳、氧稳定同位素特征
. 沉积学报,
2013, 31(04): 580-589.
|
[7] |
倪新锋.
塔里木盆地英买力—哈拉哈塘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岩溶型储层特征及成因
. 沉积学报,
2011, 29(3): 465-474.
|
[8] |
张军涛.
塔里木盆地中央隆起区上寒武统—下奥陶统白云岩储层中两类白云石充填物:特征与成因
. 沉积学报,
2008, 26(6): 957-966.
|
[9] |
辛仁臣.
湖盆无曝露缓坡带层序界面特征及成因——以松辽盆地他拉哈地区上白垩统为例
. 沉积学报,
2008, 26(1): 77-85.
|
[10] |
陈景山.
塔里木盆地奥陶系碳酸盐岩古岩溶作用与储层分布
. 沉积学报,
2007, 25(6): 858-868.
|
[11] |
何 莹 鲍志东 沈安江 申银民 李明和.
塔里木盆地牙哈—英买力地区寒武系—下奥陶统白云岩形成机理
. 沉积学报,
2006, 24(06): 806-818.
|
[12] |
李凤杰, 王多云, 宋广寿, 郑希民, 刘自亮, 王峰, 王志坤, 李树同.
陕甘宁盆地坳陷型湖盆缓坡带三角洲前缘短期基准面旋回与储层成因分析
. 沉积学报,
2004, 22(1): 73-78.
|
[13] |
杨威, 王清华, 刘效曾.
塔里木盆地和田河气田下奥陶统白云岩成因
. 沉积学报,
2000, 18(4): 544-548.
|
[14] |
王毅.
塔里木盆地震旦系—中泥盆统层序地层分析
. 沉积学报,
1999, 17(3): 414-421.
|
[15] |
马柯阳, 曹建平, 张晓宝, 傅碧宏, 吴茂炳, 周永红.
塔里木盆地古生界岩石轻烃的地球化学特征
. 沉积学报,
1999, 17(3): 486-492.
|
[16] |
杜小弟, 王璞君, 匡立春, 王东坡.
塔里木盆地震旦—泥盆纪古海平面变化再造及形成机理分析
. 沉积学报,
1997, 15(3): 14-17.
|
[17] |
马柯阳, 周永红, 申建中.
塔里木盆地气-液溶解平衡机制下的原油轻烃行为及其地质意义
. 沉积学报,
1995, 13(4): 100-108.
|
[18] |
张文正, 昝川莉, 李先奇, 关德师, 戴金星, 徐永昌.
塔里木盆地凝析油单体烃碳同位素特征与成因分析
. 沉积学报,
1995, 13(4): 109-115.
|
[19] |
范善发, 周中毅, 潘长春.
应用生物标志物评价塔里木盆地下古生界沉积物的古环境
. 沉积学报,
1991, 9(S1): 44-51.
|
[20] |
王有孝, 孟仟祥, 范璞, 王春江, 李玉兰.
塔里木盆地古生界油苗的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
. 沉积学报,
1990, 8(4): 104-1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