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黄华州, 桑树勋, 毕彩芹, 胡硕, 孙元涛, 周文兵, 张化军.
煤层群煤系多套含气系统特征及其合采效果
. 沉积学报,
2021, 39(3): 645-655.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0.106
|
[2] |
.
准噶尔盆地南缘中下侏罗统含煤层系层序地层及聚煤控制因素
. 沉积学报,
2014, 32(1): 61-67.
|
[3] |
陈学海.
呼和湖凹陷南屯组二段煤系层序特征及其聚煤规律研究
. 沉积学报,
2011, 29(2): 268-276.
|
[4] |
陈全红.
鄂尔多斯盆地早二叠世聚煤环境与成煤模式分析
. 沉积学报,
2009, 27(1): 70-76.
|
[5] |
张 泓.
祁连山东段宝积山—红会煤盆地沉积环境与聚煤规律
. 沉积学报,
2009, 27(4): 622-631.
|
[6] |
朱志敏.
阜新盆地白垩系沙海组煤层气系统
. 沉积学报,
2008, 26(3): 426-434.
|
[7] |
何志平, 邵龙义, 康永尚, 刘永福, 罗文林, 齐雪峰.
准噶尔盆地侏罗系八道湾组聚煤作用控制因素分析
. 沉积学报,
2004, 22(3): 449-454.
|
[8] |
郭建华, 朱美衡, 杨申谷, 刘辰生.
辽河盆地曙一区馆陶组湿地冲积扇沉积
. 沉积学报,
2003, 21(3): 367-372.
|
[9] |
王宇林, 邵显珉, 范国强, 杨福珍, 于常武.
箕状湖盆萎缩阶段两种湖泊三角洲的沉积特征及成因探讨——以平庄、铁法盆地为例
. 沉积学报,
2002, 20(2): 238-242.
|
[10] |
韩美莲, 魏久传.
巨野煤田三角洲沉积体系及其聚煤特点
. 沉积学报,
2001, 19(3): 381-385,432.
|
[11] |
张瑞生, 王华, 吴冲龙.
抚顺盆地沉积动力学特征及其聚煤意义
. 沉积学报,
2001, 19(3): 375-380.
|
[12] |
邵龙义, 刘红梅, 田宝霖, 张鹏飞.
上扬子地区晚二叠世沉积演化及聚煤
. 沉积学报,
1998, 16(2): 55-60,108.
|
[13] |
张慧.
大通盆地沉积体系与聚煤特征
. 沉积学报,
1998, 16(2): 139-144.
|
[14] |
杨子荣, 姜剑虹.
鹤岗盆地晚侏罗世石头河子组沉积环境及幕式聚煤作用
. 沉积学报,
1997, 15(3): 55-61.
|
[15] |
陈代钊, 张鹏飞.
三角洲平原上网结河的发育与聚煤作用
. 沉积学报,
1996, 14(3): 103-112.
|
[16] |
闫存凤, 袁剑英.
陕西榆林地区中侏罗统延安组孢粉组合及聚煤环境探讨
. 沉积学报,
1993, 11(3): 37-43.
|
[17] |
周慧堂, 付泽明, 李祯, 雒增强, 杜士清, 宋志坚.
河南省平顶山煤田晚石炭世太原组沉积环境和聚煤沉积特征
. 沉积学报,
1990, 8(3): 35-45.
|
[18] |
周慧堂, 王天顺, 孙红兵.
豫西陕渑煤田山西组煤层形成环境和聚煤特征
. 沉积学报,
1989, 7(4): 121-131.
|
[19] |
林畅松.
广西百色盆地百岗组的聚煤模式及其预测意义
. 沉积学报,
1987, 5(2): 113-124.
|
[20] |
葛宝勋, 尹国勋, 李春生.
山西阳泉矿区含煤岩系沉积环境及聚煤规律探讨
. 沉积学报,
1985, 3(3): 33-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