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张世铭, 张小军, 张婷静, 朱军, 郑永仙, 易定红, 霍鹏, 伏珏蓉.
细粒碎屑岩储层基本特征及控制因素分析——以柴西茫崖地区新生代为例
. 沉积学报,
2023, 41(2): 633-645.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1.101
|
[2] |
熊连桥, 李建平, 谢晓军, 蔡露露, 廖计华, 许晓明.
湖相碳酸盐岩沉积微相类型及沉积模式
. 沉积学报,
2021, 39(3): 767-780.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0.025
|
[3] |
贾文博, 关平, 刘沛显, 于川淇, 庞磊.
湖相碳酸盐岩元素测试方法研究
. 沉积学报,
2018, 36(4): 842-852.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18.042
|
[4] |
马丽芳, 鲍晶, 应红, 胡春华, 钟思锐, 杨淑芬, 宋春晖, 孟庆泉.
祁连山北缘酒西盆地新生代沉积通量变化对周缘山体构造隆升—风化剥蚀历史的响应
. 沉积学报,
2016, 34(1): 49-57.
doi: 10.14027/j.cnki.cjxb.2016.01.004
|
[5] |
.
辽东湾东南部海域柱状沉积物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与物源识别
. 沉积学报,
2014, 32(4): 684-691.
|
[6] |
陈文彬.
羌塘盆地那底岗日地区布曲组碳酸盐岩烃源岩稀土元素分布特征及意义
. 沉积学报,
2011, 29(3): 529-536.
|
[7] |
刘建清.
羌塘盆地中央隆起带南侧隆额尼—昂达尔错布曲组古油藏白云岩稀土元素特征及成因意义
. 沉积学报,
2008, 26(1): 28-38.
|
[8] |
吕宝凤.
柴达木盆地新生代沉积转移及其动力学意义
. 沉积学报,
2008, 26(4): 552-558.
|
[9] |
赵俊青, 夏斌, 纪友亮, 姜在兴, 张善文.
湖相碳酸盐岩高精度层序地层学探析
. 沉积学报,
2005, 23(4): 646-656.
|
[10] |
陈翠华, 何彬彬, 顾雪祥, 刘建明.
桂西北高龙金矿床含矿硅质岩成因及沉积环境分析
. 沉积学报,
2004, 22(1): 54-58.
|
[11] |
于炳松, 陈建强, 李兴武, 林畅松.
塔里木盆地肖尔布拉克剖面下寒武统底部硅质岩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地球化学及其沉积背景
. 沉积学报,
2004, 22(1): 59-66.
|
[12] |
解启来, 陈多福, 漆亮, 陈先沛.
贵州瓮安陡山沱组磷块岩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与沉积期后变化
. 沉积学报,
2003, 21(4): 627-633.
|
[13] |
宋春晖, 方小敏, 高军平, 孙东, 范马洁.
青藏高原东北部贵德盆地新生代沉积演化与构造隆升
. 沉积学报,
2001, 19(4): 493-500.
|
[14] |
梁华英, 王秀璋, 程景平.
粤北大沟谷热水沉积钠长石岩岩石化学及稀土元素
. 沉积学报,
2001, 19(3): 415-420.
|
[15] |
余素华, 郑洪汉.
宁夏中卫长流水剖面沉积物中稀土元素及其环境意义
. 沉积学报,
1999, 17(1): 149-155.
|
[16] |
陈多福, 陈光谦, 陈先沛, 高计元, 潘晶铭.
广东热水沉积超大型矿床的控矿岩石组合-礁硅岩套及其形成作用探讨
. 沉积学报,
1997, 15(S1): 91-95.
|
[17] |
宋春晖, 武安斌, 周少平.
西成矿田海底热水喷溢沉积成因硅质岩及其与矿化关系
. 沉积学报,
1992, 10(4): 60-67.
|
[18] |
王国纯, 朱伟林.
东海盆地新生代沉积环境
. 沉积学报,
1992, 10(2): 100-108.
|
[19] |
赵一阳, 王金土, 秦朝阳, 陈毓蔚, 王贤觉, 吴明清.
中国大陆架海底沉积物中的稀土元素
. 沉积学报,
1990, 8(1): 35-43.
|
[20] |
周永章.
丹池盆地热水成因硅岩的沉积地球化学特征
. 沉积学报,
1990, 8(3): 75-8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