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谭昭昭, 王伟明, 李文浩, 卢双舫, 何涛华, 程泽虎.
泌阳凹陷核桃园组三段富有机质泥页岩形成环境及发育模式
. 沉积学报,
2018, 36(6): 1256-1266.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18.096
|
[2] |
纪友亮.
饶阳凹陷下第三系层序类型及发育模式
. 沉积学报,
2007, 25(1): 1-9.
|
[3] |
程喆, 田世澄, 曾小阳, 卜翠萍, 马晓娟.
泌阳凹陷下二门油田油气成藏机理研究
. 沉积学报,
2005, 23(2): 346-353.
|
[4] |
周小进, 吴心一.
泌阳凹陷大仓房组上部生油性及潜力分析
. 沉积学报,
2004, 22(3): 535-540.
|
[5] |
赵全民, 杨道庆, 江继刚, 彭江, 徐士忠.
舞阳、襄城凹陷下第三系盐湖相有机地球化学与沉积环境研究
. 沉积学报,
2003, 21(2): 334-339.
|
[6] |
邱隆伟, 姜在兴, 陈文学, 李晓红, 熊志东.
一种新的储层孔隙成因类型——石英溶解型次生孔隙
. 沉积学报,
2002, 20(4): 621-627.
|
[7] |
金振奎, 陈祥, 明海慧, 周新科, 邹元荣, 张响响.
泌阳凹陷安棚油田深层系成岩作用研究及其在成岩圈闭预测中的应用
. 沉积学报,
2002, 20(4): 614-620.
|
[8] |
金强, 查明, 赵磊.
柴达木盆地西部第三系盐湖相有效生油岩的识别
. 沉积学报,
2001, 19(1): 125-129,135.
|
[9] |
刘传联, 舒小辛, 刘志伟.
济阳坳陷下第三系湖相生油岩的微观特征
. 沉积学报,
2001, 19(2): 293-298.
|
[10] |
黄杏珍, 邵宏舜, 闫存凤, 妥进才, 何祖荣, 张新社, 王寿庆, 李玉兰.
泌阳凹陷下第三系湖相白云岩形成条件
. 沉积学报,
2001, 19(2): 207-213.
|
[11] |
张枝焕, 胡文瑄, 曾溅辉, 于炳松, 陆现彩, 贾红育.
东营凹陷下第三系流体—岩石相互作用研究
. 沉积学报,
2000, 18(4): 560-566.
|
[12] |
陈发亮, 朱晖, 李绪涛, 苗翠芝.
东濮凹陷下第三系沙河街组层序地层划分及盐岩成因探讨
. 沉积学报,
2000, 18(3): 384-388,394.
|
[13] |
胡受权.
泌阳断陷双河—赵凹地区下第三系核三上段陆相层序发育的可容空间机制
. 沉积学报,
1998, 16(3): 102-108.
|
[14] |
王随继, 黄杏珍, 妥进才, 邵宏舜, 阎存凤, 王寿庆, 何祖荣.
泌阳凹陷核桃园组微量元素演化特征及其古气候意义
. 沉积学报,
1997, 15(1): 65-70.
|
[15] |
妥进才, 曾凡刚, 黄杏珍, 马万怡.
泌阳凹陷—湖相碳酸盐岩生油的一个实例
. 沉积学报,
1997, 15(S1): 64-69.
|
[16] |
闫存凤, 黄杏珍, 王随继.
泌阳凹陷核桃园组湖相碳酸盐岩系藻类组合及古环境
. 沉积学报,
1996, 14(S1): 57-62.
|
[17] |
汪本善, 张丽洁, 邢福健, 麦碧娴, 李汉城, 马万怡, 朱照璧, 程克明, 苏艾国.
泌阳盆地西北坡重油特征及其成因初探
. 沉积学报,
1991, 9(S1): 103-111.
|
[18] |
王云飞, 王苏民, 冯敏.
泌阳凹陷下第三系核桃园组湖相隐藻层纹石岩的发现及其环境意义
. 沉积学报,
1990, 8(4): 49-58.
|
[19] |
吕正谋.
山东东营凹陷下第三系砂岩次生孔隙研究
. 沉积学报,
1985, 3(2): 47-56.
|
[20] |
王开发, 吴国瑄, 阎家林.
泌阳凹陷和枣阳凹陷下第三系生油层的孢粉化石颜色及有机质类型
. 沉积学报,
1984, 2(3): 108-1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