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搜索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粒滩相与藻坪相沉积——鲁西地区中寒武统张夏组剖析

沙庆安 江茂生

沙庆安, 江茂生. 粒滩相与藻坪相沉积——鲁西地区中寒武统张夏组剖析[J]. 沉积学报, 1998, 16(4): 62-70.
引用本文: 沙庆安, 江茂生. 粒滩相与藻坪相沉积——鲁西地区中寒武统张夏组剖析[J]. 沉积学报, 1998, 16(4): 62-70.
Sha Qingan, Jiang Maosheng. The Deposits of Oolitic Shoal Facies and Algal Flat Facies—Dissect of the Zhangxia Formation of the Middle Cambrian, Western Shandong Province[J]. Acta Sedimentologica Sinica, 1998, 16(4): 62-70.
Citation: Sha Qingan, Jiang Maosheng. The Deposits of Oolitic Shoal Facies and Algal Flat Facies—Dissect of the Zhangxia Formation of the Middle Cambrian, Western Shandong Province[J]. Acta Sedimentologica Sinica, 1998, 16(4): 62-70.

粒滩相与藻坪相沉积——鲁西地区中寒武统张夏组剖析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沙庆安 男 64 岁 研究员 沉积学

  • 中图分类号: P534.41;P586

The Deposits of Oolitic Shoal Facies and Algal Flat Facies—Dissect of the Zhangxia Formation of the Middle Cambrian, Western Shandong Province

  • 摘要: 鲁西地区中寒武统张夏组岩石的各种沉积特征表明:①华北地区普遍发育的鲕粒沉积在许多地点和层位是受海平面和水流条件变化影响的异地沉积物,而并非原始的“滩”。不同地点的鲕粒沉积具穿时性,一般由东和南向西和北层位逐步抬高,而并非同一时间的产物,即它们属同性相,而非同时相;②在鲕层中不同结构的鲕粒在一起,是由于沉积过程中不同地方的鲕粒相混合造成的,可称“沉积混合”,有的是在沉积稳定后受差异成岩作用的影响而造成的,可称“成岩混合”;③鲕粒沉积之后普遍为一套藻沉积,基本组分是Eiphyton,它处于潮坪环境,即藻坪。其中潮渠和干裂较发育。藻沉积的类型有藻斑块,藻丘、叠层石,个别地点发育藻礁;④由于海平面和潮流条件的频繁变化,使藻坪外或藻坪间的鲕粒沉积与藻坪沉积相互交替;⑤张夏组上、下段中鲕粒的形成环境不同,前者主要是较弱扰动条件下的产物,后者主要是较强和中等扰动条件下的产物;⑥综合沉积环境分析归纳出主要沉积相带的基本展布状况,由近陆向外海依次是:潮坪相—受局限水域(或泻湖)相—潮汐坝相—开阔浅海相。
  • [1] 1 范嘉松, 张荫本, 陈季高.四川南部三 叠系嘉陵 江组碳酸 盐岩孔 隙类型及其成因的初步研究.地质科学, 1974, 4: 330~348

    2 Yun Fu Zeng, Nan Hao Lee, Yang Zhoun Huang.Sedimen tary characteristics of oolitic carbonates from the Jialing-Jiang Formation 〔 Low er T riassic T21J1〕, South S ichuan Basin.China. In: Seryt T M, ed.Coated grains, Ⅱ, 10.S pringer-verlag, 1983.10: 176~187

    3 王英华, 张秀莲, 杨承运.华北地台早古生代碳酸盐的岩石学.北 京: 地震出版社, 1989.1~144

    4 王英华, 张秀莲, 杨承运.碳酸盐岩中的包壳粒, 见: 冯增昭等编. 中国沉积学.北京: 石油工业出版社, 1994.128~152

    5 张秀莲, 王英华, 潘荣胜等.北京门头 沟下苇甸 中上寒武 统岩石 学特征及其沉积环境分析, 见: 冯增 昭等编, 华 北地台早 古生代 岩相古地理.北京: 地质出版社, 1990.108~193

    6 冯增昭, 陈继新, 吴胜和.华北地 台早 古生代 岩相古 地理 研究. 见: 冯增昭等, 华北地 台早古 生代 岩相古 地理.北京: 地质 出版 社, 1990.3~156

    7 乔秀夫, 高林志.北京西山寒武系层 序地层.中 国地质科 学院地 质研究所所刊, 1990, 22: 1~20 8 王术成, 范开强, 尹占国.北京西山中 寒武统张 夏组鲕粒 特征及 其环境意义.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所所刊, 1990, 22: 39~55

    9 山东省地质矿产局.山东省区域 地质志, 一 、区域地质.北京: 地 质出版社, 1991.78~104 10 张俊明, 周仰康, 王宗哲.华北地台东 部中寒武 世张夏期 附枝藻 ( Epiphyton) 灰岩及古地理, 沉积学报, 1985, 3(1): 63 ~70

    11 Land L S, Beh rens E W, Frishman S A.T he ooids of Baffin Bay. Jour.Sediment. Petrology, 1979, 49: 1209~1278

    12 Asserto R, Folk R L.Brick-like texture and Radial Rays in Triassic pioslites of Lombardy, Italy.Sediment.Geol., 1976, 16: 205~222

    13 沙庆安, 赵希涛, 黄金森等.西沙群岛 和海南岛 现代和全 新世海 相碳酸盐岩的成岩作用—兼谈海相表成(海相淡成)灰岩及其 意义.见于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沉积岩石 学研究(论 文集).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81.226~242

    14 沙庆安.碳酸盐岩沉积物的成岩作用, 见: 冯增昭等主编.中国沉 积学.北京: 石油工业出版社, 1994.180~198

    15 刘怀书.论山东中寒武统徐庄组与张夏组界限的三种类型.山东 地质, 1992, 8(1): 19~24

    16 Black M.The Algal sediments of Andros Island, Bahamas.Royal soc. Landon Phillos. Trans.ser., 1933, B, 222: 165~192

    17 S hinn E A.Tidal flat environment, In: scholle P A, Bebour P G, M oore C H, eds.Carbonate depositional envionment.AAPG M em- oir, 1983, 33: 149~210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682
  • HTML全文浏览量:  2
  • PDF下载量:  585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1997-06-17
  • 修回日期:  1998-03-20
  • 刊出日期:  1998-08-10

目录

    粒滩相与藻坪相沉积——鲁西地区中寒武统张夏组剖析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作者简介:

      沙庆安 男 64 岁 研究员 沉积学

    • 中图分类号: P534.41;P586

    摘要: 鲁西地区中寒武统张夏组岩石的各种沉积特征表明:①华北地区普遍发育的鲕粒沉积在许多地点和层位是受海平面和水流条件变化影响的异地沉积物,而并非原始的“滩”。不同地点的鲕粒沉积具穿时性,一般由东和南向西和北层位逐步抬高,而并非同一时间的产物,即它们属同性相,而非同时相;②在鲕层中不同结构的鲕粒在一起,是由于沉积过程中不同地方的鲕粒相混合造成的,可称“沉积混合”,有的是在沉积稳定后受差异成岩作用的影响而造成的,可称“成岩混合”;③鲕粒沉积之后普遍为一套藻沉积,基本组分是Eiphyton,它处于潮坪环境,即藻坪。其中潮渠和干裂较发育。藻沉积的类型有藻斑块,藻丘、叠层石,个别地点发育藻礁;④由于海平面和潮流条件的频繁变化,使藻坪外或藻坪间的鲕粒沉积与藻坪沉积相互交替;⑤张夏组上、下段中鲕粒的形成环境不同,前者主要是较弱扰动条件下的产物,后者主要是较强和中等扰动条件下的产物;⑥综合沉积环境分析归纳出主要沉积相带的基本展布状况,由近陆向外海依次是:潮坪相—受局限水域(或泻湖)相—潮汐坝相—开阔浅海相。

    English Abstract

    沙庆安, 江茂生. 粒滩相与藻坪相沉积——鲁西地区中寒武统张夏组剖析[J]. 沉积学报, 1998, 16(4): 62-70.
    引用本文: 沙庆安, 江茂生. 粒滩相与藻坪相沉积——鲁西地区中寒武统张夏组剖析[J]. 沉积学报, 1998, 16(4): 62-70.
    Sha Qingan, Jiang Maosheng. The Deposits of Oolitic Shoal Facies and Algal Flat Facies—Dissect of the Zhangxia Formation of the Middle Cambrian, Western Shandong Province[J]. Acta Sedimentologica Sinica, 1998, 16(4): 62-70.
    Citation: Sha Qingan, Jiang Maosheng. The Deposits of Oolitic Shoal Facies and Algal Flat Facies—Dissect of the Zhangxia Formation of the Middle Cambrian, Western Shandong Province[J]. Acta Sedimentologica Sinica, 1998, 16(4): 62-70.
    参考文献 (1)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