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李玲香, 谷团, 弓虎军, 迟润龙, 刘婷.
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太原组顶界地层厘定 ——来自宜川地区山西组、太原组碎屑锆石U-Pb年代学的约束
. 沉积学报,
2024, (): -.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3.137
|
[2] |
付超, 于兴河, 李顺利, 李树新, 何发岐, 彭子霄.
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晚古生代陆表海层序演化过程与其控制下的聚煤模式
. 沉积学报,
2023, 41(5): 1598-1608.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2.015
|
[3] |
于兴河, 李顺利, 曹冰, 侯国伟, 王亚风, 皇甫志远.
西湖凹陷渐新世层序地层格架与沉积充填响应
. 沉积学报,
2017, 35(2): 299-314.
doi: 10.14027/j.cnki.cjxb.2017.02.009
|
[4] |
杨伟利.
陆相断陷盆地可容空间转换特征
. 沉积学报,
2009, 27(2): 299-305.
|
[5] |
蒋凌志.
松辽南部四方坨子地区井-震统一的高分辨率层序划分与对比
. 沉积学报,
2009, 27(3): 470-478.
|
[6] |
张满郎.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层序地层划分及演化
. 沉积学报,
2009, 27(2): 289-298.
|
[7] |
郑庆华 柳益群 张海军 李寿武 朱静明 马红星.
应用粒度成因单元划分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基准面旋回
. 沉积学报,
2008, 26(3): 376-383.
|
[8] |
.
上扬子区中、上寒武统的层序地层划分和层序地层格架的建立
. 沉积学报,
2006, 24(05): 617-626.
|
[9] |
吴冲龙.
先锋盆地超厚优质煤层的异地成因模式
. 沉积学报,
2006, 24(1): 1-9.
|
[10] |
李增学, 王明镇, 余继峰, 韩美莲, 李江涛, 吕大炜.
鄂尔多斯盆地晚古生代含煤地层层序地层与海侵成煤特点
. 沉积学报,
2006, (6): 834-840.
|
[11] |
李增学 王明镇 余继峰 韩美莲 李江涛 吕大炜.
鄂尔多斯盆地晚古生代含煤地层层序地层与海侵成煤特点
. 沉积学报,
2006, 24(06): 834-840.
|
[12] |
纪友亮, 张善文, 冯建辉.
陆相湖盆古地形、可容空间的体积变化率与层序结构的关系
. 沉积学报,
2005, 23(4): 631-638.
|
[13] |
任拥军, 王冠民, 马在平, 钟建华, 陈清华.
试论短周期幕式构造沉降对陆相断陷盆地高频沉积旋回的控制
. 沉积学报,
2005, 23(4): 672-676.
|
[14] |
朱筱敏, 康安, 王贵文.
陆相坳陷型和断陷型湖盆层序地层样式探讨
. 沉积学报,
2003, 21(2): 283-287.
|
[15] |
彭军, 郑荣才, 陈景山, 蔡勋育, 韦景春.
百色盆地那读组短期基准面旋回层序分析
. 沉积学报,
2002, 20(2): 203-209.
|
[16] |
胡受权, 郭文平, 杨凤根, 颜其彬, 刘树根, 童崇光.
试论控制断陷湖盆陆相层序发育的影响因素
. 沉积学报,
2001, 19(2): 256-262.
|
[17] |
杜振川, 魏魁生.
南海北部湾盆地北部凹陷涠洲组层序地层格架及特征
. 沉积学报,
2001, 19(4): 563-568.
|
[18] |
郭建华, 宫少波, 吴东胜.
陆相断陷湖盆T-R旋回沉积层序与研究实例
. 沉积学报,
1998, 16(1): 8-14.
|
[19] |
胡受权.
泌阳断陷双河—赵凹地区下第三系核三上段陆相层序发育的可容空间机制
. 沉积学报,
1998, 16(3): 102-108.
|
[20] |
刘震, 曾宪斌, 张万选.
构造掀斜对单断湖盆湖平面变化的影响
. 沉积学报,
1997, 15(4): 64-66,7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