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搜索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塔里木西部古生代层序地层特征

陈国俊 史基安 薛莲花 王琪 肖立新

陈国俊, 史基安, 薛莲花, 王琪, 肖立新. 塔里木西部古生代层序地层特征[J]. 沉积学报, 1999, 17(4): 560-565.
引用本文: 陈国俊, 史基安, 薛莲花, 王琪, 肖立新. 塔里木西部古生代层序地层特征[J]. 沉积学报, 1999, 17(4): 560-565.
CHEN Guo jun, SHI Jian, XUE Lian hua, WANG Qi, XIAO Li xin. Sequence Stratigraphy of the Paleozoic in West Tarim Basin[J]. Acta Sedimentologica Sinica, 1999, 17(4): 560-565.
Citation: CHEN Guo jun, SHI Jian, XUE Lian hua, WANG Qi, XIAO Li xin. Sequence Stratigraphy of the Paleozoic in West Tarim Basin[J]. Acta Sedimentologica Sinica, 1999, 17(4): 560-565.

塔里木西部古生代层序地层特征

基金项目: “九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编号:96111031001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陈国俊 男 34 岁 助研(硕士) 沉积学

  • 中图分类号: P539.2

Sequence Stratigraphy of the Paleozoic in West Tarim Basin

  • 摘要: 塔里木西部在古生代地质演化过程中,由于构造活动、海平面升降变化、沉积物供应速率等因素变化,造成了不同形式和不同级别的沉积间断,其产物———不整合面是建立该区层序地层格架的关键。研究区古生代大体经历了(寒武—奥陶纪)海进→(志留—泥盆纪)海退)→(石炭纪)海进→(二叠纪)海退的沉积旋回,形成了特征各异的层序序列。研究表明,其中Ⅰ级不整合面(层序面)有前震旦系顶界面、奥陶系顶界面和古生界顶界面。根据地面剖面、钻井和地震资料以及不整合面的特征和级别,首次在古生界识别出2个Ⅰ级层序、6个Ⅱ级层序和12个Ⅲ级层序。Ⅰ级层序是在不同的构造背景和沉积条件下形成的。Ⅱ级层序尽管特征各异,但一般均有四种基本叠置方式组成,即退积、进积、加积和上超。Ⅲ级层序一般由层序界面、海侵面和最大海泛面所限定的体系域组成,均发育TST和HST,有时出现SMST和LST。不同的体系域和沉积相控制着烃类生储盖层的分布,TST与生油层和储集层的形成有关,而HST多与盖层和储集层的形成有关。
  • [1] 1 周志毅, 陈丕基主编. 塔里木生物地层和地质演化[M]. 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0. 8~249

    2 马宝林, 温常庆主编. 塔里木沉积岩形成演化与油气[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91. 5~20, 109~110, 172~173

    3 周清杰, 郑建京主编. 塔里木构造分析[M]. 北京:科 学出 版社,1990. 109~112

    4 谢晓安, 吴奇之, 卢华复. 塔里木古生代构造格架与沉积特征[J].沉积学报, 1995, 15(1):152~156

    5 杜小弟, 王璞君, 匡立春等. 塔里木盆地震旦 —泥盆纪古海平面变化再造及形成机理分析[J]. 沉积学报, 1995, 15(3):14~17

    6 李兴平, 许国明, 李静琏等. 新疆塔里木盆地层序地层格架[J]. 石油实验地质, 1996, 18(2):134~144

    7 樊太亮, 刘金辉. 塔里木盆地北部 震旦系 —古生 界层序地 层特征[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97, 18(2):120~126

    8 Vail P R, M itchum R M, Thompson S. S eismic stratigraphy andglobal changes of sea-level[A]. A APG, M emoi r, 1997, 26:63~97

    9 韩革华, 周永昌, 沈林克等. 塔里木盆 地北部三 叠、侏罗纪 地震地层学探讨[J]. 见:贾润胥编. 中国塔里木盆地北部油气地质研究.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1991. 220~228

    10 朱筱敏, 管守锐, 王贵文等. 塔里木盆 地志留和 泥盆系层 序地层学研究[A]. 见:童晓光主编. 塔里木 盆地石油地质 研究新进展 。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6. 361~371

    11 范璞, 马宝林主 编. 塔里 木油气 地质总 论[M]. 北京:科学 出版社, 1990. 45~46

    12 陈国俊, 薛莲花, 王琪等. 塔里木盆地 巴楚地区 石炭纪高 频旋回层序分析[J]. 沉积学报, 1998, 16(4):37~43

    13 赵澄林, 周劲松, 李玉梅. 试论塔里木 盆地“ 东河 砂岩” 优 质储层的形成和保存[A]. 见:王英 华编. 沉 积学及 岩相古 地理学 新进展.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1995. 508~509

    14 徐怀大. 陆相层序地层学中的某些问题[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1997, 18(2):83~89
  • [1] 唐攀, 汪远征, 李双建, 杨钹, 王雅萍, 印森林, 陈恭洋, 陈代钊.  塔里木盆地西北部震旦系—寒武系不整合面成因 . 沉积学报, 2024, 42(3): 877-891.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3.074
    [2] 常嘉, 陈世悦, 鄢继华.  淄博博山地区晚古生代煤系层序地层与聚煤作用 . 沉积学报, 2019, 37(5): 968-980.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18.189
    [3] 马帅, 陈世悦, 汪峰, 邵鹏程, 王志金.  欧龙布鲁克地块古生代风暴沉积特征及地质意义 . 沉积学报, 2017, 35(1): 35-45. doi: 10.14027/j.cnki.cjxb.2017.01.004
    [4] 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层序地层格架 . 沉积学报, 2014, 32(1): 44-60.
    [5] 冯有良.  辽河西部凹陷古近系层序地层与地层岩性油气藏预测 . 沉积学报, 2009, 27(1): 57-63.
    [6] 唐洪三.  合肥盆地白垩纪层序地层格架、沉积体系配置及演化 . 沉积学报, 2008, 26(6): 982-993.
    [7] 彭传圣.  基准面变化幅度半定量分析技术及其应用 . 沉积学报, 2008, 26(6): 1021-1026.
    [8] 杨明慧.  鄂尔多斯盆地东北缘晚古生代陆表海含煤岩系层序地层研究 . 沉积学报, 2008, 26(6): 1005-1013.
    [9] 张达景.  塔河油田加里东期岩溶储层特征及分布预测 . 沉积学报, 2007, 25(2): 214-223.
    [10] 王颖, 王英民, 王晓洲, 辛仁臣, 赵志魁, 赵占银.  松辽盆地西部坡折带的成因演化及其对地层分布模式的控制作用 . 沉积学报, 2005, 23(3): 498-506.
    [11] 孙龙德.  塔里木含油气盆地沉积学研究进展 . 沉积学报, 2004, 22(3): 408-416.
    [12] 陈明, 许效松, 万方, 楼雄鹰, 汪正江, 傅恒.  塔里木盆地柯坪地区中下奥陶统碳酸盐岩露头层序地层学研究 . 沉积学报, 2004, 22(1): 110-116.
    [13] 李祥辉, 王成善, 吴瑞忠.  西藏中部拉萨地块古生代、中生代的超层序研究 . 沉积学报, 2002, 20(2): 179-187.
    [14] 沈守文, 彭大钧, 颜其彬, 黄先律, 李志军.  吐哈盆地侏罗系层序地层学研究 . 沉积学报, 2001, 19(2): 263-270.
    [15] 田景春, 陈洪德, 彭军, 覃建雄, 侯中健.  右江盆地深水沉积层序地层学研究 . 沉积学报, 2000, 18(2): 210-214.
    [16] 方国庆, 刘德良, 冯江.  鄂尔多斯盆地早古生代波状构造及其古地理意义 . 沉积学报, 2000, 18(3): 445-448.
    [17] 陈建强, 李志明, 龚淑云, 李全国, 苏文博.  上扬子区志留纪层序地层特征 . 沉积学报, 1998, 16(3): 58-65.
    [18] 杜远生, 龚一鸣, 吴诒, 冯庆来, 刘本培.  黔桂地区泥盆纪层序地层和台内裂陷槽的形成演化 . 沉积学报, 1997, 15(4): 11-17.
    [19] 杨瑞东.  黔中、黔南下、中三叠统沉积相和层序地层 . 沉积学报, 1993, 11(4): 24-29.
    [20] 郝石生, 贺志勇, 高耀斌, 张有成.  恢复地层剥蚀厚度的最优化方法 . 沉积学报, 1988, 6(4): 93-99.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604
  • HTML全文浏览量:  18
  • PDF下载量:  424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1999-03-09
  • 修回日期:  1999-06-18
  • 刊出日期:  1999-12-10

目录

    塔里木西部古生代层序地层特征

      基金项目:  “九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编号:96111031001
      作者简介:

      陈国俊 男 34 岁 助研(硕士) 沉积学

    • 中图分类号: P539.2

    摘要: 塔里木西部在古生代地质演化过程中,由于构造活动、海平面升降变化、沉积物供应速率等因素变化,造成了不同形式和不同级别的沉积间断,其产物———不整合面是建立该区层序地层格架的关键。研究区古生代大体经历了(寒武—奥陶纪)海进→(志留—泥盆纪)海退)→(石炭纪)海进→(二叠纪)海退的沉积旋回,形成了特征各异的层序序列。研究表明,其中Ⅰ级不整合面(层序面)有前震旦系顶界面、奥陶系顶界面和古生界顶界面。根据地面剖面、钻井和地震资料以及不整合面的特征和级别,首次在古生界识别出2个Ⅰ级层序、6个Ⅱ级层序和12个Ⅲ级层序。Ⅰ级层序是在不同的构造背景和沉积条件下形成的。Ⅱ级层序尽管特征各异,但一般均有四种基本叠置方式组成,即退积、进积、加积和上超。Ⅲ级层序一般由层序界面、海侵面和最大海泛面所限定的体系域组成,均发育TST和HST,有时出现SMST和LST。不同的体系域和沉积相控制着烃类生储盖层的分布,TST与生油层和储集层的形成有关,而HST多与盖层和储集层的形成有关。

    English Abstract

    陈国俊, 史基安, 薛莲花, 王琪, 肖立新. 塔里木西部古生代层序地层特征[J]. 沉积学报, 1999, 17(4): 560-565.
    引用本文: 陈国俊, 史基安, 薛莲花, 王琪, 肖立新. 塔里木西部古生代层序地层特征[J]. 沉积学报, 1999, 17(4): 560-565.
    CHEN Guo jun, SHI Jian, XUE Lian hua, WANG Qi, XIAO Li xin. Sequence Stratigraphy of the Paleozoic in West Tarim Basin[J]. Acta Sedimentologica Sinica, 1999, 17(4): 560-565.
    Citation: CHEN Guo jun, SHI Jian, XUE Lian hua, WANG Qi, XIAO Li xin. Sequence Stratigraphy of the Paleozoic in West Tarim Basin[J]. Acta Sedimentologica Sinica, 1999, 17(4): 560-565.
    参考文献 (1)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