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朱康乐, 高岗, 刘诗局, 王成云, 程光瑾, 胡丹丹.
缝合线中有机质来源、流体运移以及地质意义
. 沉积学报,
2024, 42(2): 661-674.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2.075
|
[2] |
王壮生, 林小兵, 范峻铭, 杨华童, 张萱, 贾伟.
陆相石膏赋存状态及沉积过程
. 沉积学报,
2023, 41(5): 1354-1365.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3.027
|
[3] |
裴宇, 张生银, 房嬛, 陈永欣, 张顺存, 邵明, 雷天柱.
陆架边缘海环境下金属元素与有机质富集关系探讨
. 沉积学报,
2022, 40(1): 136-148.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0.082
|
[4] |
丁江辉, 张金川, 石刚, 申宝剑, 唐玄, 杨振恒, 李兴起, 李楚雄.
宣城地区龙潭组页岩沉积环境与有机质富集
. 沉积学报,
2021, 39(2): 324-340.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0.056
|
[5] |
宋董军, 妥进才, 王晔桐, 吴陈君, 张明峰.
富有机质泥页岩纳米级孔隙结构特征研究进展
. 沉积学报,
2019, 37(6): 1309-1324.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19.030
|
[6] |
付亚飞, 邵龙义, 张亮, 郭双庆, 石彪, 侯海海, 闫晗, 宋建军.
焦作煤田石炭—二叠纪泥质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古环境意义
. 沉积学报,
2018, 36(2): 415-426.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18.034
|
[7] |
.
济阳坳陷古近系深部储层成岩演化模式
. 沉积学报,
2012, 30(2): 231-239.
|
[8] |
杨剑萍, 王辉, 陈世悦, 袁静, 鄢继华, 赵卫卫.
济阳坳陷古近系震积岩特征
. 沉积学报,
2004, 22(2): 281-287.
|
[9] |
苗建宇, 祝总祺, 刘文荣, 卢焕勇.
泥岩有机质的赋存状态与油气初次运移的关系
. 沉积学报,
2004, 22(1): 169-175.
|
[10] |
刘传联, 舒小辛, 刘志伟.
济阳坳陷下第三系湖相生油岩的微观特征
. 沉积学报,
2001, 19(2): 293-298.
|
[11] |
王兆云, 程克明.
碳酸盐岩中不同赋存状态有机质地球化学特征对比及对成烃的贡献
. 沉积学报,
2000, 18(4): 600-605.
|
[12] |
周士涛, 万光权, 刘永康.
碳酸盐岩有机质成熟度离子探针的判别
. 沉积学报,
1997, 15(2): 31-34.
|
[13] |
谢泰俊.
海相生烃碎屑岩的沉积环境及有机质的分布
. 沉积学报,
1997, 15(2): 14-18.
|
[14] |
王新明, 盛国英, 傅家谟, 闵育顺.
广州感潮河段底泥有机质特征
. 沉积学报,
1997, 15(2): 232-235.
|
[15] |
林清, 王国尚, 耿安松, 张干.
青藏高原多年冻土湖沼沉积中的有机质
. 沉积学报,
1997, 15(S1): 24-29.
|
[16] |
庄汉平, 冉祟英, 何明勤, 卢家烂, 刘金钟.
楚雄盆地有机质、膏盐与砂岩铜矿生成关系的有机地球化学证据与机理
. 沉积学报,
1996, 14(3): 129-138.
|
[17] |
邬金华, 余素玉.
一个湖泊-三角洲沉积总体中泥质岩成因地层研究的元素统计分析
. 沉积学报,
1996, 14(1): 59-68.
|
[18] |
刘文彬, 李节通, 伏万军.
陕甘宁盆地上古生界天然气泥质岩直接盖层的毛管压力封闭特征
. 沉积学报,
1996, 14(1): 80-85.
|
[19] |
周中毅, 范善发, 谢觉新.
晶包有机质——认识碳酸盐岩生油机制的另一侧面
. 沉积学报,
1991, 9(S1): 112-119.
|
[20] |
鲍根德.
太平洋西部深海沉积物中有机质、氮、磷的初步研究
. 沉积学报,
1987, 5(1): 114-1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