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姜柳青, 汪卫国, 梁积伟, 戴霜, 蒋敏, 陶文星, 马晓军.
太平洋CC区西部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
. 沉积学报,
2021, 39(5): 1185-1197.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0.070
|
[2] |
邱红, 邹立, 张民生, 朱超祁, 贾永刚.
南海北部油气缓释环境沉积物脂类化合物组成特征
. 沉积学报,
2019, 37(2): 416-423.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18.137
|
[3] |
蓝先洪, 秦亚超, 王中波, 陈晓辉, 密蓓蓓, 黄龙.
渤海东部晚更新世以来的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
. 沉积学报,
2016, 34(5): 892-901.
doi: 10.14027/j.cnki.cjxb.2016.05.008
|
[4] |
李凤, 刘亚娟, 王江涛, 贺行良.
东海赤潮高发区沉积物柱状样中正构烷烃和脂肪醇的分布与来源
. 沉积学报,
2014, 32(5): 988-995.
|
[5] |
.
乌梁素海湖泊沉积物粒度特征及其环境指示意义
. 沉积学报,
2013, 31(04): 646-652.
|
[6] |
杨黎静.
台湾海峡西部表层沉积物磁化率特征
. 沉积学报,
2009, 27(4): 697-703.
|
[7] |
齐红艳.
长江口及邻近海域表层沉积物pH、Eh分布及制约因素
. 沉积学报,
2008, 26(5): 820-827.
|
[8] |
张枝焕.
天津地区河流沉积物中中等分子量正构烷烃的分布特征
. 沉积学报,
2007, 25(4): 632-639.
|
[9] |
樊庆云.
南海湖沉积物重金属形态分布及其对水质影响的研究
. 沉积学报,
2007, 25(4): 612-618.
|
[10] |
.
长江水系沉积物碎屑矿物组成及其示踪意义
. 沉积学报,
2006, 24(4): 570-578.
|
[11] |
.
乌梁素海沉积物中全磷的分布特征
. 沉积学报,
2006, 24(4): 579-584.
|
[12] |
龙昱.
中山舰沉积物基本特征与断年意义
. 沉积学报,
2005, 23(2): 291-296.
|
[13] |
余斌, 章书成, 王士革.
四川西昌邛海的浊流沉积初探
. 沉积学报,
2005, 23(4): 559-565.
|
[14] |
鲍根德.
杭州湾及其邻近海域沉积物中Fe、Mn、Ca、Mg的地球化学研究
. 沉积学报,
1991, 9(2): 86-92.
|
[15] |
郑士龙, 唐运千, 史继扬.
南海及冲绳海槽表层沉积物中长链不饱和脂肪酮的检出
. 沉积学报,
1991, 9(S1): 90-96.
|
[16] |
王先兰.
南极长城湾及其附近沉积物初步研究
. 沉积学报,
1991, 9(4): 49-58.
|
[17] |
祖国全.
滇东南沱冰期质疑
. 沉积学报,
1991, 9(3): 130-138.
|
[18] |
鲍根德.
太平洋北部铁锰结核富集区沉积物的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沉积学报,
1990, 8(1): 44-56.
|
[19] |
崔之久, 熊黑钢.
泥石流沉积相模式
. 沉积学报,
1990, 8(3): 128-140.
|
[20] |
鲍根德.
太平洋西部深海沉积物中有机质、氮、磷的初步研究
. 沉积学报,
1987, 5(1): 114-1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