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李继岩.
多期构造裂缝发育充填特征及其主控因素——以济阳坳陷平南潜山为例
. 沉积学报,
2020, 38(2): 420-428.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19.117
|
[2] |
李百强, 王起琮, 张小莉, 吴珍珍, 巨银娟, 纪炜, 李军.
鄂尔多斯盆地中南部马五1-2亚段岩相古地理特征及其对储层的影响
. 沉积学报,
2019, 37(3): 589-600.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18.141
|
[3] |
.
济阳坳陷陡坡带沙河街组砂砾岩体储层质量差异性研究
. 沉积学报,
2013, 31(6): 1094-1104.
|
[4] |
.
济阳坳陷古近系深部储层成岩演化模式
. 沉积学报,
2012, 30(2): 231-239.
|
[5] |
王力.
济阳坳陷孤西断裂带深层天然气成因类型
. 沉积学报,
2009, 27(1): 172-179.
|
[6] |
陈致林.
利用双金刚烷指标研究济阳坳陷凝析油的成熟度和类型
. 沉积学报,
2008, 26(4): 705-708.
|
[7] |
袁文芳.
济阳坳陷古近纪咸化层段甲藻甾烷和C31甾烷特征
. 沉积学报,
2008, 26(4): 683-687.
|
[8] |
袁静, 陈鑫, 田洪水.
济阳坳陷古近纪软沉积变形层中的环状层理及成因
. 沉积学报,
2006, (5): 666-671.
|
[9] |
.
山东济阳石炭—二叠系煤成气储层沉积研究
. 沉积学报,
2006, 24(4): 502-510.
|
[10] |
.
济阳坳陷古近纪软沉积变形层中的环状层理及成因
. 沉积学报,
2006, 24(05): 666-671.
|
[11] |
李 勇.
济阳坳陷古近系湖相生物礁油气藏研究
. 沉积学报,
2006, 24(1): 56-67.
|
[12] |
黄继新, 彭仕宓, 黄述旺, 肖昆.
异常高压气藏储层参数应力敏感性研究
. 沉积学报,
2005, 23(4): 620-625.
|
[13] |
杨剑萍, 王辉, 陈世悦, 袁静, 鄢继华, 赵卫卫.
济阳坳陷古近系震积岩特征
. 沉积学报,
2004, 22(2): 281-287.
|
[14] |
操应长, 姜在兴, 夏斌, 杨伟利, 张家震.
声波时差测井资料识别层序地层单元界面的方法、原理及实例
. 沉积学报,
2003, 21(2): 318-323.
|
[15] |
吴朝东, 林畅松, 申延平, 谢小建, 肖建新, 刘景彦, 史艳丽.
库车坳陷侏罗纪沉积环境和层序地层分析
. 沉积学报,
2002, 20(3): 400-407.
|
[16] |
岳伏生, 马龙, 李天顺.
查干凹陷下白垩统碎屑岩储层成岩演化与油气成藏
. 沉积学报,
2002, 20(4): 644-649.
|
[17] |
张善文, 隋风贵, 王永诗.
济阳坳陷下第三系陡岸沉积模式
. 沉积学报,
2001, 19(2): 219-223.
|
[18] |
刘传联, 舒小辛, 刘志伟.
济阳坳陷下第三系湖相生油岩的微观特征
. 沉积学报,
2001, 19(2): 293-298.
|
[19] |
李捷, 王海云.
东北晚中生代断陷盆地储层次生孔隙形成机制
. 沉积学报,
1999, 17(4): 591-595.
|
[20] |
董冬.
断陷湖盆陡坡带碎屑流沉积单元的沉积序列和储集特征——以东营凹陷永安地区为例
. 沉积学报,
1999, 17(4): 566-57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