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胡勇, 高小洋, 何文祥, 李顺利, 朱建斌, 司锦, 陆雨诗.
利用条件生成对抗网络建立曲流河地质模型
. 沉积学报,
2024, 42(1): 201-218.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2.046
|
[2] |
徐中波, 刘英宪, 林国松, 姚元戎, 甘立琴.
曲流河沉积模式及演化规律研究
. 沉积学报,
2024, 42(3): 994-1002.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2.074
|
[3] |
赵晓明, 刘飞, 葛家旺, 冯潇飞, 张喜, 张文彪, 杨宝泉, 杨莉.
深水水道沉积构型单元分级与结构样式
. 沉积学报,
2023, 41(1): 37-51.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2.048
|
[4] |
刘如昊, 孙雨, 闫百泉, 张以根, 黄迎松, 王宁, 王鑫锐.
动静结合下储层流动单元研究
. 沉积学报,
2023, 41(4): 1170-1180.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1.163
|
[5] |
袁静, 吴兵, 王永诗, 马立驰, 杨贵丽.
胜利滩海地区馆上段—明化镇组底部河流类型及演变
. 沉积学报,
2022, 40(3): 813-824.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0.138
|
[6] |
陈薪凯, 刘景彦, 陈程, 马骁.
主要构型要素细分下的曲流河单砂体识别
. 沉积学报,
2020, 38(1): 205-217.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19.011
|
[7] |
王海峰, 范廷恩, 宋来明, 胡光义, 梁旭, 王帅, 刘向南.
高弯度曲流河砂体规模定量表征研究
. 沉积学报,
2017, 35(2): 279-289.
doi: 10.14027/j.cnki.cjxb.2017.02.007
|
[8] |
单敬福, 赵忠军, 李浮萍, 孙立勋, 汤乃千, 王博, 高怀玺.
曲流河道沉积演化过程与历史重建——以吉林油田扶余采油厂杨大城子油层为例
. 沉积学报,
2015, 33(3): 448-458.
doi: 10.14027/j.cnki.cjxb.2015.03.003
|
[9] |
.
利用数字露头模型技术对曲流河三角洲沉积储层特征的研究
. 沉积学报,
2013, 31(05): 867-877.
|
[10] |
.
基于Google Earth软件建立曲流河地质知识库
. 沉积学报,
2012, 30(5): 869-878.
|
[11] |
王凤兰.
曲流河砂体内部构型及不同开发阶段剩余油分布研究
. 沉积学报,
2011, 29(3): 512-519.
|
[12] |
袁静.
胜利油区新北油田馆上段沉积特征及沉积相模式
. 沉积学报,
2009, 27(1): 18-25.
|
[13] |
马世忠.
地下曲流河道单砂体内部薄夹层建筑结构研究方法
. 沉积学报,
2008, 26(4): 632-639.
|
[14] |
朱玉双.
华池油田长3岩性油藏流动单元划分及其合理性验证
. 沉积学报,
2008, 26(1): 120-127.
|
[15] |
王 锋.
阿曼Daleel油田下白垩统Shuaiba组上段碳酸盐岩沉积相模式
. 沉积学报,
2007, 25(2): 192-200.
|
[16] |
王 蛟.
山东孤岛油田馆陶组沉积晚期浅水振荡湖泊沉积
. 沉积学报,
2007, 25(1): 82-89.
|
[17] |
撒利明, 王天琦, 师永民, 鲁明春, 杜文博.
油田开发中后期岩相单元的细分研究
. 沉积学报,
2002, 20(4): 595-599.
|
[18] |
胡受权.
泌阳断陷双河—赵凹地区下第三系核三上段陆相层序发育的可容空间机制
. 沉积学报,
1998, 16(3): 102-108.
|
[19] |
张世英, 张景廉, 张平中.
胜利油田孤岛原油中有机硅化合物的发现及其石油地质意义
. 沉积学报,
1997, 15(1): 7-12.
|
[20] |
王建国, 王林凤, 王德发.
扇前辫状河储层地质模型建立初探──以阜新盆地海洲露头砂体研究为例
. 沉积学报,
1995, 13(1): 41-4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