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搜索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黄河三角洲上的冰成隆丘的研究

钟建华 倪晋仁 宋维奇 王冠民 马在平 李勇 刘华

钟建华, 倪晋仁, 宋维奇, 王冠民, 马在平, 李勇, 刘华. 黄河三角洲上的冰成隆丘的研究[J]. 沉积学报, 2001, 19(3): 357-362.
引用本文: 钟建华, 倪晋仁, 宋维奇, 王冠民, 马在平, 李勇, 刘华. 黄河三角洲上的冰成隆丘的研究[J]. 沉积学报, 2001, 19(3): 357-362.
ZHONG Jian hua, NI Jin ren, SONG Wei qi, WANG Guan min, MA Zai ping, LI Yong, LIU Hua. Study on the Ice-induced Heaving in Yellow River Delta[J]. Acta Sedimentologica Sinica, 2001, 19(3): 357-362.
Citation: ZHONG Jian hua, NI Jin ren, SONG Wei qi, WANG Guan min, MA Zai ping, LI Yong, LIU Hua. Study on the Ice-induced Heaving in Yellow River Delta[J]. Acta Sedimentologica Sinica, 2001, 19(3): 357-362.

黄河三角洲上的冰成隆丘的研究

基金项目: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G19990436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9972037);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Q99E01)联合资助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钟建华男,1958年出生,教授博士生导师,沉积学与构造地质学

  • 中图分类号: P512.2

Study on the Ice-induced Heaving in Yellow River Delta

  • 摘要: 黄河三角洲上发育了大量的冰成构造,非常引人注目,冰成隆丘便是其中的一种。冰成隆丘外观上呈丘状,以圆丘状者多见,少数呈长丘状、不规则台状、塔柱状、土堆状及火山状;规模不等,小者高数厘米,大者数十厘米,最大长度可达 1m以上;表面平滑或具有裂缝或有火山口状坑穴,或有大量豆状瘤状或根状构造。有的内部具有穹隆状层理,有的具有复杂的变形层理。冰成隆丘一般产在边、心滩上或河床上,共成因有三种:一是冰融水滴积;二是冰融陷拱隆;三是冰洞滴积。黄河特殊的水文、水动力及气侯条件使得冰层中有时含有 (大量 )泥砂或冰层之上被泥砂覆盖,当这些冰层融化时,其中或其上的泥砂便会随冰融水一道滴向地表,在地表的相应部位形成冰成隆丘;当冰层中有孔洞时,且其上又沉积了一层泥砂,那么当冰层溶化后,在孔洞的部位便会因拱隆而开成隆丘;如果边、心滩上的侵蚀坑穴中的冰层中心或其它部位有融化形成的孔洞或裂缝,那么冰层之中或之上的泥砂便会随冰融水一道沿孔洞或裂缝滴落到坑穴中,形成冰洞漏积隆丘冰成隆丘是一种暴露和低温 (± 0℃ )条件下的产物。其成因与黄河复杂的冰—水—泥砂作用有关。
  • [1] 1.Reineck HE;Singh I B;陈昌;陈昌明 李继亮Depositional Sedimentary Envirooments-With Reference toTerrigenous Clastics 1979
  • [1] 李友川, 李宏义, 兰蕾.  北部湾盆地流二段油页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 . 沉积学报, 2022, 40(3): 616-625.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1.015
    [2] 倪新锋.  塔里木盆地英买力—哈拉哈塘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岩溶型储层特征及成因 . 沉积学报, 2011, 29(3): 465-474.
    [3] 王志勇.  吐哈盆地二叠系稠油成因、成藏研究 . 沉积学报, 2007, 25(5): 787-794.
    [4] 田云涛.  桂西南柳桥地区上二叠统大隆组层状硅质岩成因和沉积环境 . 沉积学报, 2007, 25(5): 671-677.
    [5] 济阳坳陷古近纪软沉积变形层中的环状层理及成因 . 沉积学报, 2006, 24(05): 666-671.
    [6] 邱隆伟.  束鹿凹陷碳酸盐角砾岩的成因研究 . 沉积学报, 2006, 24(2): 202-209.
    [7] 邹才能, 王兆云, 徐冠军, 吴小洲, 孙效东, 王建伟.  松辽盆地西斜坡稠油特征及成因 . 沉积学报, 2004, 22(4): 700-706.
    [8] 董兆雄, 朱晓惠, 侯方浩, 方少仙, 吴诒.  一种特殊瘤状灰岩的成因研究 . 沉积学报, 2002, 20(1): 20-24.
    [9] 夏燕青, 孟仟祥, 王红勇, 王春江, 杜丽.  芴系列化合物的成因 . 沉积学报, 1999, 17(4): 655-658.
    [10] 孙玉善, 杨帆.  再论东河砂岩孔隙成因──以塔中地区为例 . 沉积学报, 1999, 17(S1): 699-705.
    [11] 李孝泽, 闫满存, 周利平, 王贵勇.  安宁系的时代、成因类型和环境 . 沉积学报, 1990, 8(4): 130-137.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578
  • HTML全文浏览量:  16
  • PDF下载量:  482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00-12-12
  • 修回日期:  2000-12-12
  • 刊出日期:  2001-09-10

目录

    黄河三角洲上的冰成隆丘的研究

      基金项目: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G19990436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9972037);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Q99E01)联合资助
      作者简介:

      钟建华男,1958年出生,教授博士生导师,沉积学与构造地质学

    • 中图分类号: P512.2

    摘要: 黄河三角洲上发育了大量的冰成构造,非常引人注目,冰成隆丘便是其中的一种。冰成隆丘外观上呈丘状,以圆丘状者多见,少数呈长丘状、不规则台状、塔柱状、土堆状及火山状;规模不等,小者高数厘米,大者数十厘米,最大长度可达 1m以上;表面平滑或具有裂缝或有火山口状坑穴,或有大量豆状瘤状或根状构造。有的内部具有穹隆状层理,有的具有复杂的变形层理。冰成隆丘一般产在边、心滩上或河床上,共成因有三种:一是冰融水滴积;二是冰融陷拱隆;三是冰洞滴积。黄河特殊的水文、水动力及气侯条件使得冰层中有时含有 (大量 )泥砂或冰层之上被泥砂覆盖,当这些冰层融化时,其中或其上的泥砂便会随冰融水一道滴向地表,在地表的相应部位形成冰成隆丘;当冰层中有孔洞时,且其上又沉积了一层泥砂,那么当冰层溶化后,在孔洞的部位便会因拱隆而开成隆丘;如果边、心滩上的侵蚀坑穴中的冰层中心或其它部位有融化形成的孔洞或裂缝,那么冰层之中或之上的泥砂便会随冰融水一道沿孔洞或裂缝滴落到坑穴中,形成冰洞漏积隆丘冰成隆丘是一种暴露和低温 (± 0℃ )条件下的产物。其成因与黄河复杂的冰—水—泥砂作用有关。

    English Abstract

    钟建华, 倪晋仁, 宋维奇, 王冠民, 马在平, 李勇, 刘华. 黄河三角洲上的冰成隆丘的研究[J]. 沉积学报, 2001, 19(3): 357-362.
    引用本文: 钟建华, 倪晋仁, 宋维奇, 王冠民, 马在平, 李勇, 刘华. 黄河三角洲上的冰成隆丘的研究[J]. 沉积学报, 2001, 19(3): 357-362.
    ZHONG Jian hua, NI Jin ren, SONG Wei qi, WANG Guan min, MA Zai ping, LI Yong, LIU Hua. Study on the Ice-induced Heaving in Yellow River Delta[J]. Acta Sedimentologica Sinica, 2001, 19(3): 357-362.
    Citation: ZHONG Jian hua, NI Jin ren, SONG Wei qi, WANG Guan min, MA Zai ping, LI Yong, LIU Hua. Study on the Ice-induced Heaving in Yellow River Delta[J]. Acta Sedimentologica Sinica, 2001, 19(3): 357-362.
    参考文献 (1)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