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高小洋, 王传尚, 张建伍, 封莉, 严婧文, 万涛, 朱建斌, 徐鹏程, 王斌, 胡勇.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乌拉力克组笔石带划分及对沉积演化的指示【鄂尔多斯盆地乌拉力克组海相页岩气勘探专辑】
. 沉积学报,
2024, (): -.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4.077
|
[2] |
王纪煊, 胡忠贵, 远光辉, 李世临, 张俊, 王文静, 张宸瑜.
碳酸盐岩-蒸发岩共生体系沉积特征及演化模式——以四川盆地东部高台组为例
. 沉积学报,
2024, (): -.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4.024
|
[3] |
马福康, 吴胜和, 陶叶, 陈亚坤, 黎飞凡, 王武荣, 李伟, 徐振华.
季节性湖平面变化下浅水三角洲指状砂坝沉积特征研究
. 沉积学报,
2024, (): -.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4.091
|
[4] |
付秀丽, 蒙启安, 文政, 白月, 高波, 苏杨鑫.
松辽盆地白云岩沉积环境及成因机理
. 沉积学报,
2024, 42(1): 113-129.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2.018
|
[5] |
陈彬滔, 马轮, 洪亮, 史忠生, 庞文珠, 薛罗, 王磊, 代寒松, 赵艳军.
断陷湖盆陡坡带扇三角洲—滑塌扇复合扇体的沉积演化及油气地质意义
. 沉积学报,
2024, 42(3): 1058-1072.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2.087
|
[6] |
舒梁锋, 张向涛, 张忠涛, 张丽丽, 雷胜兰, 高中亮, 韩霄, 于飒.
珠江口盆地白云南洼珠海组陆架边缘三角洲沉积体系演化
. 沉积学报,
2022, 40(3): 825-837.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1.146
|
[7] |
徐永强, 何永宏, 仲向云, 马静, 陈霖, 焦军, 朱玉双.
特低渗岩性油藏间连通性表征研究——以鄂尔多斯盆地马岭地区长8油藏为例
. 沉积学报,
2019, 37(3): 623-632.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18.150
|
[8] |
王俊, 赵家宏, 腾军, 王天煦, 鲍志东, 张红静, 袁淑琴, 林艳波, 高银山.
浅水三角洲前缘砂体地震沉积学研究——以松南乾安地区上白垩统青三段为例
. 沉积学报,
2018, 36(3): 570-583.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18.082
|
[9] |
张晨晨, 张顺, 魏巍, 吴朝东.
松辽盆地嫩江组凝缩层形成机制及其地质意义
. 沉积学报,
2015, 33(5): 891-898.
doi: 10.14027/j.cnki.cjxb.2015.05.005
|
[10] |
陈方文, 卢双舫, 丁雪.
松辽盆地齐家—古龙凹陷中浅层烃源岩生烃量评价
. 沉积学报,
2014, 32(6): 1181-1187.
|
[11] |
魏巍, 张顺, 张晨晨, 吴朝东.
松辽盆地北部泉头组—嫩江组河流与湖泊—三角洲相地震沉积学特征
. 沉积学报,
2014, 32(6): 1153-1161.
|
[12] |
.
塔里木盆地奥陶纪碳酸盐岩台地的层序结构演化及其对盆地过程的响应
. 沉积学报,
2013, 31(05): 907-919.
|
[13] |
.
松辽盆地嫩江组层序构型及其沉积演化
. 沉积学报,
2013, 31(05): 920-927.
|
[14] |
.
松辽盆地扶新隆起带南部扶余油层沉积特征及沉积模式探讨
. 沉积学报,
2012, 30(4): 706-715.
|
[15] |
孙 雨.
松辽盆地红岗北地区扶余油层岩性油藏特征及控制因素分析
. 沉积学报,
2009, 27(4): 760-768.
|
[16] |
楼章华.
沉积盆地地下水动力场特征研究①——以松辽盆地为例
. 沉积学报,
2006, 24(2): 193-201.
|
[17] |
高志前.
塔里木盆地寒武—奥陶系碳酸盐岩台地样式及其沉积响应特征
. 沉积学报,
2006, 24(1): 19-27.
|
[18] |
李双文 刘洛夫 张有平 姚卫江 靳 军 赵建章 孙 东.
准噶尔盆地莫北凸起侏罗系三工河组沉积演化及微相构成
. 沉积学报,
2006, 24(06): 819-828.
|
[19] |
谭秀成 王振宇 李凌 孙崇浩 陈景山 曹 剑.
库车前陆盆地第三系沉积相配置及演化研究
. 沉积学报,
2006, 24(06): 790-797.
|
[20] |
王颖, 王英民, 王晓洲, 辛仁臣, 赵志魁, 赵占银.
松辽盆地西部坡折带的成因演化及其对地层分布模式的控制作用
. 沉积学报,
2005, 23(3): 498-5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