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赵晓明, 刘飞, 葛家旺, 冯潇飞, 张喜, 张文彪, 杨宝泉, 杨莉.
深水水道沉积构型单元分级与结构样式
. 沉积学报,
2023, 41(1): 37-51.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2.048
|
[2] |
张成弓, 陈安清, 侯林君, 戚明辉, 陈洪德, 钟怡江, 夏雨晴, 周雁.
中国西部古老海相沉积建造的典型结构样式及勘探指向
. 沉积学报,
2021, 39(6): 1491-1505.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1.098
|
[3] |
张林浩, 徐嫣然, 孙梦迪, 蒋恕, 张钰莹, Wu Chunming, 张介辉, 梁兴, 王高成.
利用小角中子散射表征页岩闭孔结构与演化
. 沉积学报,
2021, 39(2): 310-323.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0.111
|
[4] |
华柑霖, 吴松涛, 邱振, 荆振华, 徐加乐, 管墨迪.
页岩纹层结构分类与储集性能差异
. 沉积学报,
2021, 39(2): 281-296.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0.110
|
[5] |
张茜, 孙卫, 明红霞, 王倩, 张龙龙.
板桥-合水地区长63储层成岩相孔隙结构特征及优质储层分布
. 沉积学报,
2016, 34(2): 336-345.
doi: 10.14027/j.cnki.cjxb.2016.02.012
|
[6] |
.
深水块状砂岩碎屑流成因的直接证据:“泥包砾”结构——以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延长组研究为例
. 沉积学报,
2014, 32(4): 611-622.
|
[7] |
张学丰.
白云岩的残余结构及由此引发的孔隙分类问题
. 沉积学报,
2011, 29(3): 475-485.
|
[8] |
王丹.
埋藏环境白云石结构类型
. 沉积学报,
2010, 28(1): 17-25.
|
[9] |
韩建辉.
松辽盆地北部湖盆萎缩期层序结构与沉积充填
. 沉积学报,
2009, 27(3): 479-486.
|
[10] |
张学丰.
应用Adobe Photoshop定量分析岩石结构
. 沉积学报,
2009, 27(4): 667-673.
|
[11] |
陈长伟.
黄骅坳陷孔南地区孔二段湖盆结构恢复
. 沉积学报,
2007, 25(4): 511-517.
|
[12] |
马锋, 刘立, 王安平, 曹林.
图门江下游沙丘粒度分布与石英表面结构研究
. 沉积学报,
2004, 22(2): 261-266.
|
[13] |
高志农, 胡华中.
高压对天然沥青结构组成演变的影响
. 沉积学报,
2002, 20(3): 499-504.
|
[14] |
曾伟, 徐建斌, 黄继祥, 张廷山.
川东北地区长兴期生物礁结构分类及分布
. 沉积学报,
1998, 16(3): 132-136.
|
[15] |
刘长龄, 陈新邦, 覃志安.
再论偏岭石与变高岭石的区别——评《天然烧变高岭石中水铝英石的发现》一文
. 沉积学报,
1997, 15(4): 165-168.
|
[16] |
陈程, 孙义梅.
砂岩孔隙结构分维及其应用
. 沉积学报,
1996, 14(4): 108-113.
|
[17] |
夏邦栋, 马学敏.
一个前寒武纪安底斯复理石——皖南羊栈岭组复理石的岩石学及地球化学
. 沉积学报,
1993, 11(2): 19-26.
|
[18] |
刘长龄.
晋北煤层夹矸粘土岩、偏岭石及紫矸的物质来源与成因
. 沉积学报,
1990, 8(1): 65-78.
|
[19] |
任磊夫.
试论粘土矿物转化过渡结构
. 沉积学报,
1988, 6(1): 80-87.
|
[20] |
刘魁梧.
沉积磷块岩结构类型、成因及成矿阶段
. 沉积学报,
1985, 3(1): 29-4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