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
柴北缘地区天然气~(40)Ar/~(36)Ar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 沉积学报,
2008, 26(1): 158-162.
|
[2] |
彭传圣.
基准面变化幅度半定量分析技术及其应用
. 沉积学报,
2008, 26(6): 1021-1026.
|
[3] |
.
西斜坡区萨二、三油层砂体输导层输导天然气效率评价
. 沉积学报,
2006, 24(05): 763-768.
|
[4] |
赵东升.
柴达木盆地天然气的碳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分析
. 沉积学报,
2006, 24(1): 135-140.
|
[5] |
赵必强, 肖贤明, 胡忠良, 黄保家.
莺歌海盆地东方1—1气田天然气来源与运聚模式
. 沉积学报,
2005, 23(1): 156-161.
|
[6] |
罗小平, 沈忠民, 彭渤莹, 王又杰, 林壬子.
东濮凹陷白庙地区天然气及凝析油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
. 沉积学报,
2004, 22(S1): 50-55.
|
[7] |
刘成林, 刘人和, 罗霞, 谢增业, 李剑, 曾庆猛.
天然气资源评价重点参数研究
. 沉积学报,
2004, 22(S1): 79-83.
|
[8] |
刘文汇, 张殿伟, 王晓锋, 南青云.
天然气气-源对比的地球化学研究
. 沉积学报,
2004, 22(S1): 27-32.
|
[9] |
付锁堂, 冯乔, 张文正.
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庙与靖边天然气单体碳同位素特征及其成因
. 沉积学报,
2003, 21(3): 528-532,538.
|
[10] |
王国安, 申建中, 何宏, 季美英.
塔北、塔中天然气中烷烃同系物碳同位素组成系列倒转现象的解释
. 沉积学报,
2002, 20(3): 482-487.
|
[11] |
房德权, 宋岩, 曾凡刚, 王关玉.
天然气的扩散模型及扩散量的计算方法
. 沉积学报,
1998, 16(3): 72-74,79.
|
[12] |
陈践发, 陈振岩, 季东民, 于深, 赵长虹, 王先彬.
辽河盆地天然气中重烃异常富集重碳同位素的成因探讨
. 沉积学报,
1998, 16(2): 5-8.
|
[13] |
孙明良, 陈践发.
真空电磁破碎器粉碎盐岩颗粒及稀有气体同位素组成测量的实验研究
. 沉积学报,
1998, 16(1): 103-106.
|
[14] |
沈平, 徐永昌, 王晋江, 王兰生.
天然气中硫化氢硫同位素组成及沉积地球化学相
. 沉积学报,
1997, 15(2): 216-219.
|
[15] |
王万春.
天然气、原油、干酪根的氢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 沉积学报,
1996, 14(S1): 131-135.
|
[16] |
陈宗清.
川东天东地区石炭系天然气富集因素
. 沉积学报,
1995, 13(S1): 102-108.
|
[17] |
朱莲芳.
中国天然气碳酸盐岩储层形成的成岩模式
. 沉积学报,
1995, 13(2): 140-149.
|
[18] |
陈践发, 于心科, 沈润梅.
有机硫化物色谱-原子发射光谱分析及在石油地质中的应用初探
. 沉积学报,
1995, 13(S1): 134-137.
|
[19] |
刘文汇, 徐永昌.
天然气的混合类型及其判识
. 沉积学报,
1993, 11(3): 44-51.
|
[20] |
文启彬, 杜建国, 钟山.
天然气中氮同位素组成的测定
. 沉积学报,
1990, 8(4): 138-1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