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搜索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基于分形理论的1915—2000年渭河泾河口—潼关段河道演变研究

潘 威

潘 威. 基于分形理论的1915—2000年渭河泾河口—潼关段河道演变研究[J]. 沉积学报, 2011, 29(5): 946-952.
引用本文: 潘 威. 基于分形理论的1915—2000年渭河泾河口—潼关段河道演变研究[J]. 沉积学报, 2011, 29(5): 946-952.

基于分形理论的1915—2000年渭河泾河口—潼关段河道演变研究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2070
  • HTML全文浏览量:  18
  • PDF下载量:  1396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1900-01-01
  • 修回日期:  1900-01-01
  • 刊出日期:  2011-10-10

目录

    基于分形理论的1915—2000年渭河泾河口—潼关段河道演变研究

    摘要: 渭河泾河口—潼关段是渭河平面形态中最活跃的部分。运用近百年来的多种地形资料,在调校民国地图测绘误差的基础上重建了1915—2000年本段渭河平面形态的空间矢量数据,使用盒维数法测算了其近百年来的分维D,发现D区间为\[1.0432, 1.0774\]。1915—1958年是本段河型在相对天然环境下的发展过程,D呈现动态平衡态势,虽有较大波动但整体较为稳定,渭河具有自身调节河型的能力;1969—2000年D急剧上升,虽然1960s—1970s泾河口—潼关段大量弯道消失,但渭河下游平面形态不断趋于复杂,其主要原因是三门峡水库引起的溯源淤积和下游筑堤限制了河型发展,河流自身调节河型的能力基本丧失。研究显示分形方法在描述半湿润区平原河流变化过程中,能更好反映河型发展趋势,也更加适合对多源地形资料中河流形态信息的处理。

    English Abstract

    潘 威. 基于分形理论的1915—2000年渭河泾河口—潼关段河道演变研究[J]. 沉积学报, 2011, 29(5): 946-952.
    引用本文: 潘 威. 基于分形理论的1915—2000年渭河泾河口—潼关段河道演变研究[J]. 沉积学报, 2011, 29(5): 946-952.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