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李国刚, 王亮, 李薏新, 毕崇昊, 赵晟, 胡邦琦.
东马里亚纳海盆表层沉积物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指示意义
. 沉积学报,
2024, (): -.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4.002
|
[2] |
金院, 汪勇, 胡洁, 韩瑞超, 项超生.
升金湖沉积物1000年以来的元素地球化学记录及其水文意义
. 沉积学报,
2023, 41(1): 219-232.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2.081
|
[3] |
王跃, 桂和荣, 苏尚国, 周奇明, 李俊, 张雅楠.
滇黔北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沉积环境和古气候地球化学特征
. 沉积学报,
2022, 40(3): 653-666.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1.113
|
[4] |
金秉福, 党丽丽, 孔庆祥, 王孟瑶, 岳伟, 樊水淼.
黄河和长江沉积角闪石亲石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对比与物源辨识
. 沉积学报,
2022, 40(1): 149-165.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0.098
|
[5] |
朱明, 施辉, 袁波, 冯兴强, 吴林, 唐雪颖, 张浩, 庞志超.
准南四棵树凹陷沉积古环境与物源研究——来自侏罗系—下白垩统元素地球化学的指示
. 沉积学报,
2022, 40(4): 1122-1136.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1.024
|
[6] |
何庆, 高键, 董田, 何生, 翟刚毅, 邹高峰.
鄂西地区下寒武统牛蹄塘组页岩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沉积古环境恢复
. 沉积学报,
2021, 39(3): 686-703.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0.107
|
[7] |
王爱华, 叶思源, 刘建坤, 丁喜桂, 李华玲, 许乃岑.
不同选择性提取方法锶钡比的海陆相沉积环境判别探讨
. 沉积学报,
2020, 38(6): 1226-1238.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19.118
|
[8] |
梁敏豪, 杨胜利, 成婷, 李帅, 刘楠楠, 陈慧.
青藏高原东部黄土沉积元素地球化学示踪
. 沉积学报,
2018, 36(5): 927-936.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18.065
|
[9] |
王峰, 刘玄春, 邓秀芹, 李元昊, 田景春, 李士祥, 尤靖茜.
鄂尔多斯盆地纸坊组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沉积环境指示意义
. 沉积学报,
2017, 35(6): 1265-1273.
doi: 10.14027/j.cnki.cjxb.2017.06.017
|
[10] |
.
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成矿过程中铁的地球化学行为——以新疆吐哈盆地十红滩铀矿床为例
. 沉积学报,
2013, 31(3): 461-467.
|
[11] |
刘燕学.
辽东半岛复州湾十三里台组地球化学特征及沉积环境探讨
. 沉积学报,
2009, 27(5): 1018-1026.
|
[12] |
文华国.
酒泉盆地青西凹陷下沟组湖相热水沉积岩锶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 沉积学报,
2009, 27(4): 642-649.
|
[13] |
王卓卓.
广西南宁地区泥盆系硅质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沉积环境
. 沉积学报,
2007, 25(2): 239-245.
|
[14] |
李桂海, 曹志敏, 蓝东兆, 许江, 王珊珊.
厦门海域现代沉积环境与重金属环境地球化学特征
. 沉积学报,
2006, (6): 870-876.
|
[15] |
李桂海 曹志敏 蓝东兆 许 江 王珊珊.
厦门海域现代沉积环境与重金属环境地球化学特征
. 沉积学报,
2006, 24(06): 870-876.
|
[16] |
张虎才, 李吉均, 马玉贞, 曹继秀, 王乃昂.
腾格里沙漠南缘武威黄土沉积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沉积学报,
1997, 15(4): 152-158.
|
[17] |
妥进才, 邵宏舜, 黄杏珍.
盐湖相生油岩中某些地球化学参数与沉积环境的关系
. 沉积学报,
1994, 12(3): 114-119.
|
[18] |
蒋德和, 杨振强, 赵时久.
湘中地区中奥陶统沉积岩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
. 沉积学报,
1994, 12(1): 106-111.
|
[19] |
鲍根德.
太平洋北部铁锰结核富集区沉积物的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沉积学报,
1990, 8(1): 44-56.
|
[20] |
赵全基, 周希林, 张壮域, 王相芹.
北太平洋锰结核伴生沉积物中某些金属元素的地球化学行为探讨
. 沉积学报,
1990, 8(2): 97-1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