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宋泽章, 吕明阳, 赵力彬, 张月巧, 何元元, 姜福杰, 杨振中, 陈伟业, 霍利娜, 王锐, 梁骁.
基于分形理论的致密砂岩渗透率预测模型
. 沉积学报,
2023, 41(6): 1847-1858.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3.046
|
[2] |
谷一凡, 蔡光银, 李树新, 蒋裕强, 邱振, 孙莎莎, 付永红.
不同岩相海陆过渡相页岩孔隙结构及控制因素
. 沉积学报,
2023, 41(1): 318-332.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1.070
|
[3] |
宋董军, 妥进才, 王晔桐, 吴陈君, 张明峰.
富有机质泥页岩纳米级孔隙结构特征研究进展
. 沉积学报,
2019, 37(6): 1309-1324.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19.030
|
[4] |
师政, 邱隆伟, 陆建林, 杨勇强.
南堡地区碳酸盐岩储层孔隙结构特征及对物性的影响
. 沉积学报,
2019, 37(2): 379-389.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18.127
|
[5] |
金值民, 谭秀成, 郭睿, 赵丽敏, 钟原, 陈延涛.
伊拉克哈法亚油田白垩系Mishrif组碳酸盐岩孔隙结构及控制因素
. 沉积学报,
2018, 36(5): 981-994.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18.078
|
[6] |
张茜, 孙卫, 明红霞, 王倩, 张龙龙.
板桥-合水地区长63储层成岩相孔隙结构特征及优质储层分布
. 沉积学报,
2016, 34(2): 336-345.
doi: 10.14027/j.cnki.cjxb.2016.02.012
|
[7] |
袁静, 杨学君, 袁凌荣, 成荣红, 朱忠谦, 李春堂, 董道涛.
库车坳陷DB气田白垩系砂岩胶结作用及其与构造裂缝关系
. 沉积学报,
2015, 33(4): 754-763.
doi: 10.14027/j.cnki.cjxb.2015.04.014
|
[8] |
张丽霞.
东濮凹陷浅层砂岩的微观输导性能及其油气地质意义
. 沉积学报,
2011, 29(4): 793-797.
|
[9] |
赵俊峰.
鄂尔多斯盆地侏罗系直罗组砂岩发育特征
. 沉积学报,
2007, 25(4): 535-544.
|
[10] |
张玉修.
西藏羌塘地体三叠纪—侏罗纪海相砂岩颗粒组分及其构造意义
. 沉积学报,
2006, 24(2): 165-174.
|
[11] |
.
鄂尔多斯盆地镇北地区长3砂岩的成岩作用及其对储层的影响
. 沉积学报,
2006, 24(05): 690-697.
|
[12] |
应凤祥, 杨式升, 张敏, 李豫喜, 周宏燕.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研究储层孔隙结构
. 沉积学报,
2002, 20(1): 75-79.
|
[13] |
钟广法, 马在田.
砂岩早期核心式碳酸盐胶结作用的成像测井证据
. 沉积学报,
2001, 19(2): 239-244.
|
[14] |
傅强.
成岩作用对储层孔隙的影响——以辽河盆地荣37块气田下第三系为例
. 沉积学报,
1998, 16(3): 92-96.
|
[15] |
薛莲花, 史基安, 晋慧娟.
辽河盆地沙河街组砂岩中碳酸盐胶结作用对孔隙演化控制机理研究
. 沉积学报,
1996, 14(2): 102-109.
|
[16] |
史基安, 晋慧娟, 薛莲花.
长石砂岩中长石溶解作用发育机理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沉积学报,
1994, 12(3): 67-75.
|
[17] |
吉磊.
赣西南早古生代砂岩的化学成分及其大地构造意义
. 沉积学报,
1993, 11(3): 25-30.
|
[18] |
史基安, 马宝林.
塔里木盆地西北缘石炭系砂岩成岩作用研究
. 沉积学报,
1989, 7(3): 53-62.
|
[19] |
和政军.
辽宁锦西地区中元古代-中生代砂岩构造背景的探讨
. 沉积学报,
1989, 7(2): 21-28.
|
[20] |
朱家祥, 李淑贞.
苏北高邮凹陷戴一段砂岩矿物和孔隙成岩机理的探讨
. 沉积学报,
1989, 7(3): 39-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