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刘牧, 季长军, 黄元耕, 丁一, 陈荣庆, 陈明思, 杨钹, 陈代钊.
羌塘盆地索瓦组碳酸盐岩红层成因和环境意义
. 沉积学报,
2024, 42(3): 812-822.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3.062
|
[2] |
穆财能, 侯明才, 刘欣春, 张虹瑞, 范程华.
基于高精度碳酸盐岩微相的海平面变化曲线分析
. 沉积学报,
2021, 39(6): 1357-1370.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1.028
|
[3] |
余晶洁, 宋金民, 刘树根, 杨迪, 王瀚, 赵聪, 邓双林, 何宇, 李立基.
川东北地区下寒武统龙王庙组白云岩成因分析
. 沉积学报,
2020, 38(6): 1284-1295.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19.108
|
[4] |
杨永恒, 孙国强, 王晔桐, 朱文军, 秦彩虹, 管斌.
柴达木盆地北缘平台地区路乐河组沉积环境与成岩流体特征
. 沉积学报,
2019, 37(6): 1258-1268.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19.008
|
[5] |
张美良, 朱晓燕, 吴夏, 张碧云, 潘谋成.
桂林洞穴滴水与现代碳酸钙δ18O记录的环境意义——以桂林七星岩NO.15支洞为例
. 沉积学报,
2015, 33(4): 697-705.
doi: 10.14027/j.cnki.cjxb.2015.04.008
|
[6] |
.
碳酸盐岩沉积相及相模式
. 沉积学报,
2013, 31(6): 965-979.
|
[7] |
闫慧.
河蚬壳体不同断面碳、氧同位素研究
. 沉积学报,
2008, 26(3): 513-517.
|
[8] |
陈景山.
塔里木盆地奥陶系碳酸盐岩古岩溶作用与储层分布
. 沉积学报,
2007, 25(6): 858-868.
|
[9] |
曹 剑.
准噶尔盆地石炭—二叠系方解石脉的碳、氧、锶同位素组成与含油气流体运移
. 沉积学报,
2007, 25(5): 722-729.
|
[10] |
邓长瑜, 张秀莲, 陈建文, 王贤.
黔东南地区寒武系碳酸盐岩成岩作用分析
. 沉积学报,
2004, 22(4): 588-596.
|
[11] |
李玉成, 黄宝玉, 徐永昌.
利用贝类(Lamprotula)化石碳氧同位素再建山西丁村地区晚更新世气候环境
. 沉积学报,
2001, 19(4): 648-651.
|
[12] |
王兴涛, 张庆石, 张吉, 周书欣, 李景伟.
青藏高原中生界白云岩特征研究及成因分析
. 沉积学报,
2000, 18(4): 555-559.
|
[13] |
黄思静, 麻建明, 冷德勋.
广西钦州石炭—二叠纪深海硅质岩的锶同位素组成及其地质意义
. 沉积学报,
1999, 17(4): 542-546.
|
[14] |
刘传联.
东营凹陷沙河街组湖相碳酸盐岩碳氧同位素组分及其古湖泊学意义
. 沉积学报,
1998, 16(3): 109-114.
|
[15] |
李玉成.
华南晚二叠世碳酸盐岩碳同位素旋回对海平面变化的响应
. 沉积学报,
1998, 16(3): 52-57,65.
|
[16] |
赵震.
从氧、碳同位素组成看蓟县元古宙碳酸盐岩特征
. 沉积学报,
1995, 13(3): 46-53.
|
[17] |
陈荣坤.
稳定氧碳同位素在碳酸盐岩成岩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 沉积学报,
1994, 12(4): 11-21.
|
[18] |
侯方浩, 方少仙, 张廷山, 董兆雄, 吴诒.
中国南方晚古生代深水碳酸盐岩及控油气性
. 沉积学报,
1992, 10(3): 133-144.
|
[19] |
李兆兴, 陶明信, 徐永昌, 陈发源.
窑街煤田碳酸盐与突出气体的同位素组成特征
. 沉积学报,
1992, 10(1): 93-100.
|
[20] |
高计元.
中国南方泥盆系瘤状灰岩的成因
. 沉积学报,
1988, 6(2): 77-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