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付广.
松辽盆地长10区块扶余油层运移输导通道及对油成藏的控制
. 沉积学报,
2010, 28(1): 201-207.
|
[2] |
姚亚明, 刘池阳, 赵增录, 赵旭华, 付代国, 乔桂林, 严永新.
焉耆盆地侏罗系煤系源岩评价与成烃机理研究
. 沉积学报,
2003, 21(3): 513-521.
|
[3] |
刘文汇, 徐永昌, 张守春, 廖永胜, 张林晔, 宋一涛.
一种新的成烃机制——力化学作用及其实验证据
. 沉积学报,
2000, 18(2): 314-318.
|
[4] |
沙庆安.
《成煤环境的比较沉积学研究》——海南岛红树林潮坪与红树林泥炭 评介
. 沉积学报,
1998, 16(2): 149-149.
|
[5] |
卢双舫, 陈昕, 付晓泰.
台北凹陷煤中有机质的成烃动力学模型及其初步应用
. 沉积学报,
1997, 15(2): 126-129.
|
[6] |
姚素平, 魏辉, 金奎励, 张景荣, 涂建琪, 赵长毅, 方家虎.
准噶尔盆地侏罗纪煤成油研究
. 沉积学报,
1997, 15(4): 78-85.
|
[7] |
赵长毅, 赵文智, 程克明, 牛嘉玉, 张研, 李伟.
吐哈盆地煤成油形成的地质条件
. 沉积学报,
1997, 15(S1): 16-23.
|
[8] |
肖贤明, 刘德汉, 傅家谟.
我国聚煤盆地煤系烃源岩生烃评价与成烃模式
. 沉积学报,
1996, 14(S1): 10-17.
|
[9] |
裘亦楠.
深水牵引流沉积一书评价
. 沉积学报,
1996, 14(3): 181-181.
|
[10] |
范璞, 张柏生.
博采众长独具匠心--《煤成油的形成和成烃机理》一书评介
. 沉积学报,
1996, 14(2): 172-172.
|
[11] |
卢双舫, 黄第藩, 程克明, 姜春庆.
煤成油生成和运移的模拟实验研究 Ⅲ.甾、萜标记物特征及其意义
. 沉积学报,
1995, 13(4): 93-99.
|
[12] |
宋天锐.
评新科技成果《中、下杨子区海相碳酸盐岩成岩作用研究》一书
. 沉积学报,
1992, 10(1): 46-46.
|
[13] |
秦匡宗, 吴肖令.
高磁场固态碳13核磁共振法研究干酪根的热降解成烃机理
. 沉积学报,
1990, 8(1): 19-27.
|
[14] |
惠荣耀, 张继忠, 孟仟祥.
准噶尔盆地南缘煤成油的地球化学特征
. 沉积学报,
1990, 8(1): 28-34.
|
[15] |
吴俊.
淮南煤田同变质程度不同煤层煤的成烃作用和储气性研究
. 沉积学报,
1990, 8(4): 115-123.
|
[16] |
朱家祥, 李淑贞.
苏北高邮凹陷戴一段砂岩矿物和孔隙成岩机理的探讨
. 沉积学报,
1989, 7(3): 39-51.
|
[17] |
陈应泰, 王有孝.
论成油和成煤的若干基本条件——以云南三个湖泊为例
. 沉积学报,
1988, 6(3): 19-28.
|
[18] |
江涛.
一部岩相古地理图的新著——《中国海陆变移海域沉积相与油气》一书评介
. 沉积学报,
1985, 3(1): 62-62.
|
[19] |
王国忠, 吕炳全.
植物与早期成岩作用——关于渗滤岩管及其形成机理
. 沉积学报,
1984, 2(1): 18-28.
|
[20] |
谌建国, 李有亮.
广西上二叠统含煤建造和藻坪沼泽成煤模式
. 沉积学报,
1983, 1(1): 86-9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