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谢远云, 孙磊, 康春国, 迟云平, 刘璐, 王嘉新, 杜慧荣.
松嫩沙地Sr⁃Nd同位素组成特征
. 沉积学报,
2020, 38(4): 771-780.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19.075
|
[2] |
朱扬明, 李颖, 郝芳, 邹华耀, 郭旭升.
四川盆地海、陆相烃源岩有机质稳定碳同位素组成变化及其地球化学意义
. 沉积学报,
2017, 35(6): 1254-1264.
doi: 10.14027/j.cnki.cjxb.2017.06.016
|
[3] |
.
长江上游水系沉积物锶—钕同位素组成及物源示踪
. 沉积学报,
2014, 32(2): 290-295.
|
[4] |
.
不同粒级组分碳酸盐与碳同位素分布特征及其对风尘物源的指示意义
. 沉积学报,
2013, 31(3): 468-477.
|
[5] |
廖玉宏, 耿安松, 卢家烂.
初次运移中的同位素分馏效应
. 沉积学报,
2006, (5): 756-762.
|
[6] |
.
初次运移中的同位素分馏效应
. 沉积学报,
2006, 24(05): 756-762.
|
[7] |
张中宁, 刘文汇, 郑建京, 王琪, 陈国俊, 杨辉.
塔里木盆地深层烃源岩可溶有机组分的碳同位素组成特征
. 沉积学报,
2006, (5): 769-773.
|
[8] |
.
塔里木盆地深层烃源岩可溶有机组分的碳同位素组成特征
. 沉积学报,
2006, 24(05): 769-773.
|
[9] |
马锦龙, 陶明信, 叶先仁, 张小军.
郯庐断裂带中段幔源包体单矿物中的气体释放特征与成因
. 沉积学报,
2004, 22(1): 176-181.
|
[10] |
叶先仁, 任建国, 陶明信, 王宗礼.
事件沉积及其周期性的氦同位素指示
. 沉积学报,
2003, 21(4): 640-647.
|
[11] |
刘国生, 朱光, 王道轩, 宋传中, 牛漫兰.
郯庐断裂带张八岭隆起段走滑运动与合肥盆地的沉积响应
. 沉积学报,
2002, 20(2): 267-273.
|
[12] |
史基安, 王先彬, 王琪, 赵兴东, 李春园, 孙明良.
地下水补给、循环和混合作用的氦同位素证据─—以石羊河、黑河流域为例
. 沉积学报,
1999, 17(S1): 815-819.
|
[13] |
沈平, 徐永昌.
石油碳、氢同位素组成的研究
. 沉积学报,
1998, 16(4): 124-127.
|
[14] |
彭林, 沈平, 文启彬.
利用正构烷烃单分子碳同位素组成对兰州大气污染源的探讨
. 沉积学报,
1998, 16(4): 158-162.
|
[15] |
王兆荣, 支霞臣, 张汉昌.
杭州地区石笋稳定同位素古气候探索
. 沉积学报,
1997, 15(1): 77-79.
|
[16] |
杨家静, 胡伯良.
吐哈盆地原油和烃源岩单烃碳同位素组成特征及油源对比探讨
. 沉积学报,
1997, 15(2): 207-211.
|
[17] |
张文正, 昝川莉.
烃源岩残留沥青中正构烷烃分子的碳同位素研究
. 沉积学报,
1997, 15(2): 212-215.
|
[18] |
王万春, 徐永昌.
辽河盆地烃类气体组分及同位素组成
. 沉积学报,
1992, 10(2): 135-142.
|
[19] |
李兆兴, 陶明信, 徐永昌, 陈发源.
窑街煤田碳酸盐与突出气体的同位素组成特征
. 沉积学报,
1992, 10(1): 93-100.
|
[20] |
申建中, 季美英, 朱家蔚, 许化政.
东濮凹陷煤成气氩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及气源对比
. 沉积学报,
1988, 6(3): 118-1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