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陈俞超, 金鑫, 杜怡星, 张云望, 李滨兵, 时志强.
四川盆地须家河组诺利—瑞替期之交气候变迁及其驱动机制
. 沉积学报,
2024, 42(4): 1212-1228.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2.147
|
[2] |
王琴, 金鑫, 陈俞超, 张云望, 李滨兵, 杜怡星, 芦刚, 时志强.
川西北地区晚三叠世须家河组初始成煤期古气候重建与成煤机制
. 沉积学报,
2024, (): -.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4.064
|
[3] |
郑伟, 刘云龙, 齐永安, 邢智峰, 李妲, 付玉鑫, 李婉颖, 许欣.
豫西荥阳P⁃Tr之交孙家沟组沉积环境及古气候变化
. 沉积学报,
2021, 39(5): 1128-1143.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0.059
|
[4] |
冯轩, 吴永华, 杨宝菊, 单新, 刘季花.
冲绳海槽西南端1.3ka以来异重流沉积记录及其古气候响应
. 沉积学报,
2021, 39(3): 739-750.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0.018
|
[5] |
潘世乐, 蒋赟, 康健, 陈波, 张顺存, 孙国强.
柴北缘冷湖七号下干柴沟组上段古气候及物源分析
. 沉积学报,
2021, 39(5): 1292-1304.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21.013
|
[6] |
郭望, 张卫刚, 李玉宏, 雷迅, 李永红, 陈刚, 张云鹏, 陈磊, 徐学敏.
柴北缘大煤沟组七段页岩地球化学特征——对中侏罗世晚期物源及风化作用的指示及意义
. 沉积学报,
2020, 38(3): 676-686.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19.103
|
[7] |
王秋军, 郑军, 孙柏年, 马福军, 王振, 王万梅.
广西渐新世宁明组三种植物碳同位素与古气候分析
. 沉积学报,
2020, 38(2): 358-366.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19.019
|
[8] |
陈留勤, 李鹏程, 郭福生, 刘鑫, 李馨敏.
粤北丹霞盆地晚白垩世丹霞组沉积相及古气候意义
. 沉积学报,
2019, 37(1): 17-29.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18.118
|
[9] |
王峰, 刘玄春, 邓秀芹, 李元昊, 田景春, 李士祥, 尤靖茜.
鄂尔多斯盆地纸坊组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沉积环境指示意义
. 沉积学报,
2017, 35(6): 1265-1273.
doi: 10.14027/j.cnki.cjxb.2017.06.017
|
[10] |
王尹, 李祥辉, 周勇, 刘玲.
南雄盆地晚白垩世—古新世陆源沉积组份变化的古气候指示
. 沉积学报,
2015, 33(1): 116-123.
doi: 10.14027/j.cnki.cjxb.2015.01.012
|
[11] |
.
陕北盐盆马家沟组五段六亚段沉积期的古气候信息——来自石盐包裹体的证据
. 沉积学报,
2014, 32(3): 510-517.
|
[12] |
徐兆辉.
古气候恢复及其对沉积的控制作用——以四川盆地上三叠统须家河组为例
. 沉积学报,
2011, 29(2): 235-244.
|
[13] |
江德昕, 王永栋, 魏江.
塔里木盆地石油运移的孢粉学证据
. 沉积学报,
2002, 20(3): 524-528.
|
[14] |
黄俊华, 胡超涌, 周群峰, 杨桂芳.
长江中游和尚洞石笋的高分辨率同位素、微量元素记录及古气候研究
. 沉积学报,
2002, 20(3): 442-446.
|
[15] |
薛祥煦, 鹿化煜, 周杰.
陕西旬邑新近系红土剖面粒度组成的古气候意义
. 沉积学报,
2002, 20(1): 118-123.
|
[16] |
江德昕, 杨惠秋.
塔里木盆地原油孢粉集合
. 沉积学报,
2000, 18(1): 80-88.
|
[17] |
江德昕, 杨惠秋.
珠江口盆地早第三纪油源岩形成环境
. 沉积学报,
2000, 18(3): 469-474.
|
[18] |
罗静兰, 张云翔.
黄河中游三趾马红粘土的岩石学研究及古气候意义——以陕西府谷老高川三趾马红粘土剖面为例
. 沉积学报,
1999, 17(2): 214-220.
|
[19] |
王兆荣, 支霞臣, 张汉昌.
杭州地区石笋稳定同位素古气候探索
. 沉积学报,
1997, 15(1): 77-79.
|
[20] |
王随继, 黄杏珍, 妥进才, 邵宏舜, 阎存凤, 王寿庆, 何祖荣.
泌阳凹陷核桃园组微量元素演化特征及其古气候意义
. 沉积学报,
1997, 15(1): 65-70.
|